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历史纪年 > 先秦纪年 > 公元前603年历史年表

公元前603年历史年表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8_3副本.jpg

公元前603年是:周定王四年;鲁宣公六年;秦桓公二年;陈灵公十一年;蔡文侯九年;郑襄公二年;宋文公八年;楚庄王十一年;齐惠公六年;晋成公四年;燕桓公十五年;卫成公三十二年;曹文公十五年;杞桓公三十四年。


1、公元前603年,周定王4年,郑襄公2年,楚人伐郑,取成而还。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告人曰:“无德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间一岁,郑人杀之。——《左传·宣公六年》。


2、公元前603年,晋大夫赵盾,卫大夫孙免,因陈国附楚,联军再攻陈。陈国,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本妫姓,妫姓出自姬姓,黄帝后代。帝舜是帝颛顼的后代,传至子孙帝舜娶到帝尧二女娥皇,女英,女英生子商均。商均后代妫满娶周武王长女太姬,太姬生陈申公,陈相公。建国君主陈胡公本舜后裔,陈胡公本名妫满,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附近),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公元前479年,楚国灭陈。赵盾,即赵宣子,谥号宣孟,亦称赵孟。春秋时晋国执政。赵盾是个十分活跃,在当时各国有较高名望的政治活动家,有一定的政绩可称。灵公元年(前 621年),晋君尚动,赵盾代表晋君与齐、宋、卫、郑、曹、许君盟于扈,为大夫主盟之始。灵公二年,会诸侯大夫盟于衡雍。灵公六年,秦以令狐(今山西临猗西)之役伐晋,赵盾将中军御之。灵公八年,赵盾以诸侯之八百乘纳捷甾于邾。灵公十三年,楚庄王及郑入侵陈遂侵宋,赵盾率军救陈、宋,会于斐林。十数年间,他主盟征战,功绩卓著。然而,赵盾主晋国政初,晋襄公尚能败秦师于崤(今河南洛宁县北),再败秦师,取秦地汪及彭衙,使“秦终为晋弱……遂霸西戎”,不敢向东发展。南方楚国北进的步伐也受到遏止。及至鲁宣公元年(前 608年),楚郑合兵侵陈、宋,与晋争霸,晋却屡败于楚;宣公十一年,楚人陈,次年围郑,大败晋师于必;宣公十四年,楚人围宋,晋弗能救,楚庄霸业告成。从此,“晋辟楚”,晋文公霸业就此告终。这个责任究竟谁负,无疑,执晋国政的赵盾难脱干系。赵氏专权,晋政权不能统一,终于使晋国维持霸主地位的愿望落空。但灵公荒淫无道,大兴土木,晋国力日衰,政局不稳,当是主要原因。


3、公元前603年,赤狄(山西长治)攻晋,围怀邑(河南武陟)、邢丘(河南温县东北)。赤狄亦作赤翟。春秋时狄人的一支。或说因其俗尚赤衣而得名。主要分布于今山西长治一带,与晋人相杂居,是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狄族部落。主要有六个氏族组成,即即潞氏、皋落氏、留吁氏、甲氏、铎辰氏、廧咎如氏。公元前660年,赤狄因受晋国压迫,东下太行“伐邢、灭卫”;齐桓公率领郑、宋等华夏国抵御狄人, “救邢安卫”。此后,赤狄还攻打过郑、东周、齐等国。前594年晋灭潞氏,接着又灭其余诸部。


4、公元前603年,楚国攻郑国,取城下盟而还。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楚国祖先族姓芈,熊氏。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


楚国的这种蓬勃发展的势头,从西周初年算起,持续了大约700年之久,直到战国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才出现转折。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战乱频仍的时期,也是社会政治发生剧烈变革的重要时期。周王朝从衰微走向瓦解,诸侯各国通过兼并战争夺取政权。其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从局促于丹阳一隅的“蛮夷”之邦,通过南征北战,变成“地方五千里”的战国时代最大之国,发展速度是很快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公元前603年历史年表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