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修长飘逸的魏晋女装――云想衣裳系列

修长飘逸的魏晋女装――云想衣裳系列

李来玉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服饰一方面继承了汉代服装样式,另一方面吸收了当时北方各民族的服饰,在传统基础上有所发展。总体来说,当时女装已经从汉代深衣制度之中解放出来了,其具体样式、质料等都有了很大改变。

  妇女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上衣的衣身变得紧身合体,由掩襟变成对襟直领,衣袖也变得又细又窄,自肘部以下开始变宽,袖筒肥大,裙多折裥裙,裙长曳地,裙腰较高,下摆宽松,整体俊俏潇洒。河南邓县出土南朝画像砖、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列女古贤图》屏风、传世《女史箴图》中女子服装就正好体现了当时的女装风尚。
 
贵妇出游画像砖 南北朝 河南邓州学庄出土


女史箴图 东晋顾恺之
 
  从目前魏晋时期的绘画作品来看,当时还有一种很有特色的女装,有学者称之为“杂裾”,即在女子的深衣下部加[xiān],古人形容之谓“蜚垂”。所谓“”是指在腰部下垂为饰的纤纤长带;所谓“”是指衣服下摆相连接的三角形饰物,并层层叠叠。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女子着此装走路,会显得十分灵动飘逸。《女史箴图》、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列女古贤图》等图中都有此类服装样式。
 
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屏风上的女装
 
  魏晋时期普通妇女的发式,既有将头发挽成单环或双环髻式,还有梳丫髻或螺髻者。贵族妇女则一般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显得华贵非常。

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彩绘屏风上的着杂裾 头戴步摇的贵族女性
 
参考文献:
  赵超:《云想衣裳—中国服饰的考古文物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中国画像砖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画像砖全集 河南画像砖》,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2006年1月。
  中国美术全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 原始社会至南北朝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8月。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修长飘逸的魏晋女装――云想衣裳系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