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明朝宦官是如何架空内阁的?

明朝宦官是如何架空内阁的?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魏忠贤

  宦官对明代政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典型的表现之一就是架空内阁。具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朱元璋在建国初期,仍然继承元朝的政治体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分管全国的政治、军事、监察。这种制度的重要特点是,中央的中书省及地方的行中书省都是大权在握。朱元璋为了强化封建专制,便瞄准宰相的权力,逐步开刀。废中书省,罢丞相,将中书省的权力分归于六部,大都督府分解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加上大理寺、通政司,并称为九卿,由朱元璋直接指挥。

  朱元璋罢废丞相后,很快便感到自己不胜其劳。因此先后又设立了四辅官、殿阁大学士。永乐时期,命翰林儒臣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务,称做内阁。朱元璋、朱棣父子,都是一代雄主,深知江山得来不易,所以辅官阁臣都只限于顾问、参谋性质,章奏仍由自己亲自批示。但洪熙、宣德以后,情况大异,衍化出票拟制度,即:令内阁臣用小票墨书,对章奏草拟出处理意见,贴在各种奏疏的封面上,再上报给皇帝,由皇帝审定后,让太监用红笔写出,称为批朱。其中最糟糕的便是给宦官干政大开方便之门。

  显然,不管是六部进呈、由内阁票拟的章奏,或起草的诏令,上交皇帝之前,必须经过文书房的宦官;而反过来,皇帝所下的命令,也不能直接达于大臣,而必须先经过文书房的宦官之手。其具体运行的过程,明朝中叶的史料不够具体,但我们可以从明末记载得很详尽的史籍中,大体推知无误。显然,司礼监对于皇帝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而太监享有的批红大权,更是宦官得以窃弄权柄、恣作威福的关键,后期宦官视阁臣如草芥,也就可想而知。明末的魏忠贤,或乱批,或假传圣旨,更是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

  宦官的架空内阁,或者说凌驾于内阁之上,掌握着最高的决定权,结果只能是一个:导致朝政越来越黑暗腐败。明代阁臣动辄被宦官罢了官、遭构陷的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一些庸才、小人,或宦官的亲友,因投靠、谄媚宦官,则可飞黄腾达,被任命为阁臣。至此明朝逐渐走上灭亡之路。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明朝宦官是如何架空内阁的?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