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历史故事 > 稗官野史 > 葛洪在哪里羽化成仙的

葛洪在哪里羽化成仙的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罗浮山是一座得天独厚的山脉,拥有青山秀水、密林飞瀑等自然景观。这里是历史上中国道教南传的重要区域,也是岭南道教圣地。数千年来,这里吸引了大量的道家前来采药、炼丹、修身养性。葛洪是中国道教史上道教南传的关键人物,他在罗浮山修炼了三十多年,最终羽化成仙。因此,罗浮山在道教文化中享有很高的声誉。

葛洪在哪里羽化成仙的

据传说,葛仙翁是一位传奇人物,自幼精读儒家经典,仕途顺遂,历经征战,最终被封为伏波将军和关内侯。但他最终看透一切世俗,选择了在罗浮山度过余生,修道炼丹,传播道教文化。他在罗浮山停留了三十六年,这也成为了他一生中最为成功的阶段。

葛洪留下了超过两百部传世著作,如《抱朴子》、《神仙传》、《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等。《抱朴子》所描述的修道炼丹过程中,金银丹药炼制的化学知识早已超过西方上千年。在《抱朴子内篇》和《神仙传》中,葛洪提出了神仙实用、仙人可学的观点,并且对神仙思想进行了生动阐述。这些成为后来道教中神仙学说的理论基础。据说,高龄八十多岁的葛仙翁最终服下九转金丹,在罗浮山中羽化成仙。至今,世人在冲虚观中设有“葛仙祠”,供奉葛洪和他的妻子鲍姑。

葛洪在罗浮山的四百多座山峰之中,像飘逸的云彩和自在的野鹤一般,悠闲地生活了三十多年。为了方便四处旅行并采集药材以及炼制丹药,他在罗浮山中建造了四座庙宇,分别位于山峰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它们是虚、孤青、白鹤和酥醪庵堂。今天,这四座庙宇中最著名的是都虚观,它也是经久不衰的火爆景点之一。根据《罗浮志补》的记载,在晋安帝义熙元年,都虚观更名为葛洪祠,在唐玄宗天宝年间扩建为“葛仙祠”,而到了宋哲宗元年,便赐了现在的名字“冲虚观”。这座千年道观坐北朝南,依山傍水,后面是忱马山,右侧是犹如雄狮蹲伏的狮子峰,左侧是象山,它像一头巨象在奔跑。道观前面是梅花山,白莲湖清澈碧绿的水仅在道观前一百米处。真正占据着山间风水灵气之所在,聚集了日月光华于一处。冲虚古观始建于晋代,虽经历了千年的历史,但仍然十分宏伟壮观。更有传奇的是,冲虚观位于茂密的森林中,但是主殿的瓦顶从来没有被落叶覆盖过,也从未被蛛网覆盖。在左偏殿内,有一口用来炼制葛洪当年丹药的井水,它传说可以治愈百病,人们称之为长生井。这口水井则成为神仙水,曾有斗米换斗水的传说。

传说在冲虚古观的右后方,有一座名为“稚川丹灶”的炼丹炉,据说这是葛仙翁在修炼和炼制丹药时留下的。这座炉子用24块青石按照阴阳八卦的形状砌成,炉底上刻有八卦符号,周围装饰着珍禽异兽、花卉奇草和云龙等浮雕。也许正是在这座丹炉旁,葛洪发现了“丹砂炼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用青涂铁,赤铁色如铜”、“铅性白而用它制成丹药,则成为红色,丹药则红色而用它制铅则为白色”的化学反应规律。葛洪的这些炼丹之道的巧合,恰好开启了古代对化学反应和化学元素的认识,以求达到长生不老之目的。

据传说,在稚川丹灶附近有一个面积为15平米的洗药池。据说葛洪和妻子鲍姑曾在这里洗中草药。葛洪自幼博览医书,精通医理不仅擅长炼丹。他选择在罗浮山隐居修道,这也与该地的中草药资源丰富有很大关系。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葛洪记录并发现了罗浮山上1,200多种草药。在他的200多部著作中,医学著作占据了绝大部分,如《肘后备急方》、《金匮药方》、《玉函方》等。

葛洪在罗浮山修道炼丹、治病救人、著书立说,享受着青山秀水、密林飞瀑的美景。罗浮山的山水让他深刻领悟到道教宗旨:“仙道贵生”。这就是说,要想长寿就必须学会养生之道,而养生之道就在于“贵生”、“重生”和“乐生”这六个字。只有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的人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价值的人生,还自己一个本来面目。虽然不能长生不老,但也能过上有意义的生活。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葛洪在哪里羽化成仙的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