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历史故事 > 历史探索 > 探秘风水寻穴真的存在吗?

探秘风水寻穴真的存在吗?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说到这个盗墓,虽然不好听,可三百六十行里也有这一门,多少也算是咱中国传统的手艺人,他们跟那些唱戏的、杀猪的,或者木匠、瓦匠没什么区别,都是有祖师爷,有来历的。不客气地讲,打从汉代以前就有这职业了,一般行当还真没它资格老。

既然是传统行业,那就一定有一些自古流传下来的东西。有种说法比较玄,据说他们是通过望、闻、问、切来寻找古墓的位置的,听着挺像中医吧,不过您别误会,这和中医区别大着呢。先说这个望,也就是看,一个是看风水,看山川的形势,还有一个就是观草色,辨泥痕,通过看土层的颜色,还有草长得是否茂盛,或者是否稀少,来断定地下是否有古墓,以及古墓的年头。因为古墓埋在草底下,有的是白膏泥,有的是砖瓦墓,所以它对上面植物生长是有一定的影响。

再说这个闻,这个比较简单,就是用鼻子闻土的“死活”,也就是分辨这土是否曾经被人动过。有动过的土和没动过的土,还有夯土,它的气味是不一样的,颜色也不一样。另外一个,就是在一些特定的自然环境下,比如说打雷啊,刮风啊,下雨啊,这些时候,可以把耳朵贴到地上,听地底下是不是空的,有时也可以听出虚实来,这都属于闻。

第三个是问,问就是从当地一些人的口中,寻找一些古墓的线索。因为有的地方起的名字本身就有一些寓意,比如说有的地方叫陵村,还有的地方叫坟庄,这都是跟陵和墓有关系的,但是具体埋的是什么人物,埋的什么古墓,古墓的具体位置在哪儿,这些线索往往是很渺茫的,所以就要通过问的方式来打听,行话管这个叫“捡舌漏”。通过捡舌漏,逐渐把与古墓有关的信息给它汇总起来,勾勒出墓地的大致方位、规模大小,然后就可以考虑怎么着手去挖了。

最后一个就是切。在打盗窃洞的手法里,专有门技术叫“切”,就是提前精确计算好方位角度和地形等因素,然后从远处打个盗洞,这洞就能笔直通到墓主的棺椁停放之处。

刚才说这些您可甭以为是小说里虚构的,这些东西其实在一些古籍里面是有记载的,比如说商承祚老先生写的《长沙古物闻见记》中就曾提到过类似的事情。因为商老爷子是作文物研究的,所以他接触过很多盗墓者,也从这些盗墓贼手里面购买一些文物,时间长了对这里面的事情就了解了许多。他在书中就曾提到关于听雷的方法,而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广州一个叫焦四的盗墓者。

“广州剧盗焦四,驻防也,常于白云山旁近,以盗墓为业。其徒数十人,有听雨、听风、听雷、观草色、泥痕等术,百不一失。

一日,出北郊,时方卓午,雷电交作,焦嘱众人分投四方以察之,谓虽疾雷电,暴风雨,不得稍却,有所闻见,默记以告。焦乃屹立于岭巅雷雨之中。少顷,雨霁,东方一人归,谓大雷雨时,隐隐觉脚下浮动,似闻地下有声相应者。焦喜曰:‘得之矣。’

翌晨,焦召集其徒,建篷厂于其地,日夜兴工,力掘之。每深一尺,必细辨其土质。及掘至丈余,陡闻崩裂声,白烟一缕,自穴口喷出,约炊许而尽。焦乃选有胆勇者一人,使手炬,持刀悬长绳以下。

众人谓若有不虞,当振铃为号,以待救援。约尽五丈余绳,筐顿止。逾时,有铃声,引下穴诸人以上,述所见。或谓穴底有数大殿,或谓中藏十余柩,或谓正中一棺面列铜人,高可数尺。焦悉颔之。

入夜,焦乃选十余人,令持炬下穴,则见穴有三殿:中殿金棺,列铜人数具,貌狰狞;前为飨殿,鼎彝具备;后殿残破,有柩十数,盖当时殉葬人也。及启棺,则见尸之长髯绕颊,骨肉如石,叩之有声,中实金珠无算。其卧处,铺金箔盈尺,卷叠如席。亟将各物取归,渐货之,遂以致富。”(选自《长沙古物闻见记》)

从这段描写中,您就能看出,焦四之所以能找到这么大的一个古墓,完全是因为在雷电交加的时候通过听觉,判断出了古墓的所在。此外观草色泥痕,这都是非常常用的判断古墓位置的方式。实际上现在咱们的考古工作者,有些时候也在借用类似的方法来寻找古墓。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探秘风水寻穴真的存在吗?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