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战史风云 > 古代战争 > 张家口之战(战损比高达60比1,傅作义部队的张家口突围,为何败得这么惨?)

张家口之战(战损比高达60比1,傅作义部队的张家口突围,为何败得这么惨?)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解放战争中,傅作义是国军系统中比较能打的将领,尤其擅长防御作战和机动突袭。1947年底,傅作义就任华北国军“剿总”总司令,理论上可指挥华北除阎锡山部之外的所有军队。

而在此之前,傅作义担任张垣绥靖公署主任,主要在察哈尔、绥远一带与我军交战。

因为华北国军的主力其实是中央军系统,所有此时傅作义只能指挥本部及本区的非正规军,所发挥出的作用并没有像战争初期那么大。

不过此时傅作义掌控了为数不少的保安部队,为本军系力量的扩充奠定了基础。

傅就任华北“剿总”总司令后,傅军力量在编制和装备上都有了比较大的发展。

1948年平津战役前,在华北的傅系正规军有第35军、第101军、第104军、第105军的12个师和新编骑兵第4师、整编骑兵第5旅、第11旅、第12旅,共计16个师旅单位。

另外在绥远大本营还有一部分留守部队,不过这一部分不是精锐。

傅作义的精锐部队以在北平的第35军为头号主力,在怀来的第104军为第二主力,在张家口的第105军为第三主力,以在北平的101军为最次。另外,傅的几个骑兵师/旅也有一定战斗力。

我们知道,傅作义的起家部队是第35军,而该军曾有3个主力师,即第101师、新31师、新32师。

这其中新31师最先分离,拨归暂编第3军充当主力。而新32师在1948年初的涞水战役中被歼,重建后拨归暂编第4军充当主力。至于101军因为是华北保安师的基础,所以战斗力不行。

而第35军、104军和105军的其他师多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后组建的暂编师和收编部队,由于这些部队成分较杂,也超过了傅作义的练兵能力,所以其中能打的就不是很多了。

因此我们现在看傅作义部的作战经历,在解放战争初期依靠没有稀释的精锐打突袭,还是可以的。

不过在晋察冀野战部队实力恢复,加之傅部兵力扩充而平均战斗力却不断下降之后,便不大行了。

到1948年初,甚至傅作义的嫡系35军也被晋察冀野战部队重创,军长鲁英麟自杀身亡。自此之后,傅作义的部队收缩到平津张一线,与华北我军没有特别大规模的交战。

在平津战役前,傅作义在平津张一线的部署是第35军、101军主力在北平,第104军在平张之间,第11兵团部及第105军在张家口,另外在北平和张家口都有骑兵一部,而以第35军为机动力量,担负平张之间的救火队。

傅作义有着战事不利则退守绥远的打算,所以对于张家口与平张线的安全极为看重。

而我军发动平津战役最大的担心就是敌军南逃或西撤,这种情况下将傅作义抑留在平津地区便是首要的战略目标。只要傅不走,我军便能将其歼灭。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以华北三兵团围张家口第105军,调动傅作义以机动精锐的第35军来援,随后又以华北二兵团将其围住,并以东北先遣兵团打掉在平张线的第104军。就此,傅作义系在平津的三大主力将全部被围或被歼灭。

在此期间,我东野主力入关,向北平、天津方向部署,掐断中央军渡海南逃的通道,从而将在华北的这五六十万国军彻底吃掉。

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傅作义如我所愿进行调动,但密云之战打得过早,使得傅作义立即调35军回北平并全面收缩。好在由于35军自身的问题及我华北二兵团部队的快速到位,最终有惊无险,圆满完成了战役布局。

我们之前讲过,由于东野入关部队对傅作义的刺激极大,这直接影响到了傅系军队的作战信心,使得在怀来的第104军主力被快速打垮,而在新保安和张家口的35军和105军也被死死围住。

这里表面上看是2个军的番号,但是两部的兵力数和战斗力却差不少。

第35军在新保安的只有2个师,而在张家口的是第105军的3个师,1个新建师,归属该军指挥的第104军的1个师,另有整编骑兵第5旅、第11旅及地方保安团和附属部队,总兵力3倍多于新保安。

1948年12月22日,新保安第35军被歼,之前的12月11日,第104军被歼。这是傅作义部队的头号和二号主力,该两军被歼后给傅作义及张家口守军极大的打击。

张家口兵力虽多,但基干只是在涞水战役后重建的新32师和稍微老点的暂编第11师,总体战力不行。

因此当时张家口虽然有坚固复杂的城防工事,并有5万多人的总兵力,但其已丧失了坚守下去的决心和信心。所以在新保安35军被歼的当天,便受命在包围圈外整编骑兵第12旅的接应下向西突围到绥远。

其突围部署是以稍老的第259师出大境门打头阵,以战斗力最强的第251师为后卫,其余各师、保安团、直属单位居中,另外以整骑第5旅和第11旅从七里茶坊突围。

当时我军的围城部队除了华北三兵团外,东北先遣兵团的第4纵队也在一天多前抵达了张家口外围,敌我力量对比更加有利于我。

1948年12月23日拂晓,第105军军长袁庆荣率第259师出大境门,打头阵突围。

259师初期比较顺利,却没想到解放军的核心阵地还在后面,只不过当时是冬季,在外面不怎么能看出有多少兵力而已。

但259师这一个顺利突击的消息却很快传到了骑兵的耳朵里,骑兵认为自己突围的方向解放军有坚固阵地,根本打不动。听说步兵打开通道后,自己也转向了大境门。

结果前面259师在解放军的核心阵地面前碰得头破血流,骑兵却又在后面堵了过来,几万人的部队就这么挤在了大境门到朝天洼一带。

眼看形势危急,第105军军长袁庆荣命令259师全师突击,自己亲自到炮兵阵地指挥,并命令骑兵也加入到攻击中。其他各部也纷纷派出兵力,向解放军控制的高地猛攻。

但是围困张家口多日,我军在高山上都构筑了较强的防御工事,而且兵力也足够用,尽管第105军一度也打的很凶,但就是打不开通道。

而东野4纵在下午占领了张家口市区,随后又出大境门追歼,歼灭了其后卫1万余人,堵住了其突围不成再返回张家口的通道。

在这种情况下,傅作义部开始分路突围,一路向陶赖庙方向,一路向二道井子方向。

我军在陶赖庙西南小山上有东野35团5连1个排的守军,结果傅军在7个小时内发动了12次团营冲锋,都没能将这个山头攻占。

待我主力围了过来后,这一区域的傅军也就垮了,东野35团5连的万长信、迪要玉、张国恭三人以----开路,杀进敌群,打乱敌建制,捕捉俘虏达280余人。

经过一天交战,傅军中能打的突击不成,伤亡却不小。加之亲眼见识了东野入关部队的火力和战斗力,因此更加人心惶惶。

入夜后傅军第11兵团司令孙兰峰、第105军军长袁庆荣已经无法掌控部队了,各师旅团长官也只能掌握少部分部队,几万人被压在山沟里面,成了没头的苍蝇。

当时我军到处追击,其实也跑乱了建制,但是基层部队主观能动性强,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于是不断地俘虏大股大股的敌军。

12月24日天亮后,各部几乎都转入了战役的收尾阶段,到上午10时战斗基本结束。

统计一天多的战果为:。

歼敌正规军11兵团司令部,105军军部及所属之210师、251师、259师、310师、104军之258师及骑5旅、骑11旅等全部。歼敌非正规军察哈尔省保安司令部及所属保安第4、第5团全部。共歼敌,内生俘敌名,毙伤敌3610名。

缴获:各种炮410门,计野炮4门,山炮17门,战防炮3门,迫击炮70门,六零炮312门,马炮4门,掷弹筒46个,火箭筒8个,枪榴筒153个,--4个。--235挺,--1278挺,--149支,战防枪6支,--754支,步马枪支,--547支。汽车95辆,火车头16个,铁甲车2列。战马2435匹。

由于这一仗打得很猛、很快,被压在山沟里的傅军兵败如山倒,很多人一枪没开就被俘了。所以张家口追歼战的俘虏比例极大,而缴获却不小,另外我军付出的代价也相对小,伤亡只有900人,双方战损比高达60比1。

战后华北三兵团复盘,认为张家口之敌犯了这么几个错误:。

第一:敌牺牲骑兵,掩护步兵的方案,骑兵不干,故而后来又折返回来跟步兵挤在一起,如果敌骑兵坚决突围,会分散我兵力,加大我围歼难度。

第二:敌向东北突围地形不利,此线山多,我已在大山中构筑了2到3道纵深工事,且有3个旅在山中,敌不清楚。

第三:对于东北4纵前来没有估计,认为自己总能突出一部分。

第四:敌放弃西北外围阵地是失招,我可在高地观察到张家口敌人的调动。

第五:突围动作迟缓,到下午时尾巴还在大境门。

而我军获胜因素,主要是华北三兵团加上东野4纵兵力充足。战士们士气高昂,不怕苦不怕累。堵击敌人时动作坚决。围歼敌时猛打猛插,不给其反应时间。各级干部领会意图较好,对地形、工事和通讯注意较好。

打赢张家口之战后,傅作义西撤通道彻底阻塞,其在平张线的近10万主力也被歼灭,极大地促进了之后北平的和平解放和平津战役的胜利进程。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张家口之战(战损比高达60比1,傅作义部队的张家口突围,为何败得这么惨?)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