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随笔 > 探访五台山遗址

探访五台山遗址

梁闯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2日,怀着对几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敬仰、对历史的探知,记者跟随考古人员和专家学者走进了五台山遗址。

  在去五台山遗址的路上,记者得知,根据出土遗物分析,五台山遗址为包含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两个时期遗存的大型聚落址,尤其是“第一地点”发现的6处新石器时代房址为长春地区首次发现如此数量众多的新石器时代房址,“第四地点”首次发现长春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这让大家对这次踏查充满了期待。


农安县永安乡五台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来到发掘现场,爬上山坡,能看到山坡最高处就是五台山遗址的“第一地点”,这里就是6处新石器时代房址。房址均为圆角方形半地穴式,房址门道朝向基本一致且排列有序。

  ◆遗址实际面积可能更大

  说起长春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左家山遗址不得不提,早在1985年开始考古发掘,并发现“左家山上层文化”和“左家山下层文化”,但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居住的房址却寥寥无几,而这次仅仅在五台山遗址的“第一地点”就发现了6处新石器时代房址。“前些年,对于新石器时代人们是如何居住的,一个村落是如何聚落而居的,一直无从考证。”吉林大学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副主任段天表示,“这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房址是成排分布的,保存相对完整,我个人认为这个遗址实际的面积将会比目前发掘区大很多。”

  ◆房屋位置选择充满智慧

  农安县地处东北平原中部,川流不息的西流松花江流域恰似一条银带,自东南向西北流过农安北境;斗折蛇行的伊通河由南向北,最后与饮马河汇流泻入松花江。境内江河交织,泡塘密布,林路纵横,资源富饶。“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解决水、自然灾害和野兽侵袭的问题。”长春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五台山遗址考古队队长王义学介绍说,“五台山遗址的位置恰恰处在波罗湖的边缘,现在水面虽然看起来不大,但在古代水面应该是相当大。通过勘探,发现这里三面环水,可以抵御野兽的侵袭,人们可以长期生存下去。”

  ◆房址都属于圆角方形半地穴式

  以往左家山文化的遗址大多已经残坏,目前考古对新石器时代房址认知比较模糊,对于五台山遗址考古发掘来说,房址的发掘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房址的范围、房址的结构、土质土色的辨认都给房址的发掘带来不小的难度。据王义学介绍,6处新石器时代房址都属于圆角方形半地穴式,大部分的面积在20多平方米,最大的一座近30平方米。当时的人们用简单粗糙的工具下挖,距原有地表60厘米左右,在穴壁上树立木柱,搭建房屋,并用木枝、树皮等作为屋顶。门道两侧分别有柱洞。另外房内从门道进入以后,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踩踏面,踩踏面坚硬结实,屋内挖有圆形土坑,如有用火的痕迹,可以从土色上进行分辨。

  ◆房屋内的土坑学问大

  记者看到在6处新石器时代房址内都出现了多处土坑,土坑的形状、深度各不相同。段天告诉记者:“社会复杂后,遗址内的土坑有着不同用途,有的是祭祀坑,有的是垃圾坑,有的是做饭时用的灶坑,在没有确定用途的时候都叫灰坑。”记者发现在其中一个坑中还存放着类似动物的骨头。王义学告诉记者:“这是典型的祭祀坑,从表面上看应该是羊骨。在当时那个时期,捕猎相对困难,能将一只整羊作为猎物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

  ◆发掘的碎片拼补有讲究

  在五台山遗址脚下,记者来到五台山遗址出土文化存放点,在这里存放着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陶器、玉石器、骨角器和大量的文物碎片。对于这些碎片是如何拼补的,现场的工作人员张国喜告诉记者,发掘出来文物碎片首先要进行清洗,再晾晒拼对,破损严重的位置需要用石膏填补。对于每个碎片,工作人员都会进行仔细的查看、拼补,拼补讲究的是严丝合缝。碎片的数量过多,也给拼补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记者看到,拼补碎片时,工作人员根据络、弧度、厚度将碎片分类,再将碎片逐一比对。如果找到可以拼补的部分,就会用材料将其暂时固定。在碎片的修复工作室,记者看到了一件陶器,在陶器下部还有明显修复的痕迹,在陶器下部两侧有锔眼。张国喜表示:“这很可能是当时人们自行修复过,也可见当时人们的聪明智慧。”

  ◆当时可能已经出现社会阶级

  在五台山遗址发掘出了不少做工精美、质地纯朴的玉器,在专家看来,在那个时代很有可能已经出现了社会阶级,有了社会分工,有专人从事制玉的工作。另外从发现的6处新石器时代房址来看,面积各不相同,在考古学中这是一个常识性问题。

  ◆4座墓葬尸骨保存较完整

  来到“第四地点”,在这里首次发现了长春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记者发现,在新石器时代铸造墓葬的水平相对较低,距地表的深度较低,长度在1.8米左右,墓葬相对简陋,也没有随葬品。据了解,4座墓葬由于东北气候干燥,尸骨目前保存还较为完整,其中3名成人,一名儿童。从地层上看是属于左家山上层文化的墓葬,距今4500年到5000年。王义学告诉记者:“首次发现长春地区新石器时代墓葬,对了解这一时期的墓葬习俗将有很大帮助。”

  ◆遗址发掘后将进行回填

  目前,五台山遗址挖掘了500平方米,对目前的考古发掘已经进入最后阶段,现场发掘工作进入系统研究整理以及科学检测阶段。接下来,将对其进一步发掘,全方面揭示先民是如何在这片区域内生活的。对于发掘后的遗址,王义学表示:“目前‘第一地点’发掘出的遗迹都非常重要,‘第一地点’将会保留一年,其余的将会回填。”

  (原文刊于:《长春晚报》2017年10月13日第05版)


责编:韩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探访五台山遗址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