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百科 > 曾侯乙墓外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曾侯乙墓外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李来玉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战国,1978年湖北随县擂鼓墩曾候乙墓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长3.2米,宽2.1米,高2.19米。葬具,形制硕大,结构奇特,棺重约7吨,是曾侯乙墓墓室内的主棺,棺内套有一内棺,成殓墓主人尸骨。外棺由铜框架里嵌厚木板构成。棺盖上有12个伸出的铜钮,底下有10个圆形兽蹄形足,足上有10根铜立柱,立柱之间用木板嵌装。外棺一侧的下方,开有一门洞,有学者推断此洞可能是为墓主人留下的灵魂出入之口。

曾侯乙墓外棺
 
  棺外壁以黑漆为地,上施朱彩,并以透雕、浮雕、圆雕等技法雕琢出各样纹饰。棺身上纹饰构成二十组图案,每组以阴刻的圆涡纹为中心,周边饰以朱绘龙形卷曲勾连纹。棺身四周的图案主要为龙凤、神兽、怪鸟等形象和曲纹、窗格纹等图案,其纹饰题材丰富,描绘了众多传说中的神人、神兽,反映了古人祈求神灵庇护死者,并使之灵魂升天的愿望。铜立柱外表施朱、黄结合的花瓣纹,铜足上为鳞纹。纹饰色彩艳丽,线条自然流畅。

曾侯乙墓外棺  局部纹样

  该棺不仅对研究战国时期楚地文化风俗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我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结构最复杂、器形最大、体量最重的一件特大型漆器。

参考文献:
  谭维四:《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


上一篇:花卉纹玉盒

下一篇:鸿雁纹玉梳背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曾侯乙墓外棺――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