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随笔 > 青瓷之王――青瓷莲花尊

青瓷之王――青瓷莲花尊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着许多珍贵的瓷器。其中有一件青瓷作品以莲花为样,造型独特,气势恢宏,这就是被誉为“青瓷之王”的青瓷莲花尊。

  青瓷莲花尊高59.5厘米,长颈直口,外沿饰有一对桥形耳,颈、肩部有六个双系环耳;在颈部贴塑六团花,六面兽纹;盖为僧帽形,盖顶有方形钮,在盖的四周雕饰有莲瓣纹;整个器物都以莲瓣的造型设计烧制,将刻画、浮雕、堆塑、模印、粘贴等多种装饰技法施于一体,纹饰繁缛,釉色莹润。



北齐·青瓷莲花尊

  青瓷是什么样的瓷?


三国·青瓷羊形烛台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青瓷。青瓷是什么样的瓷器?它有什么特征呢?

  青瓷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瓷器种类,在胚胎上施以青釉,也就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青绿色釉,在还原焰中烧制而成。中国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瓷、艾色、翠青、粉青等,都是指的这种瓷器。唐朝时的越窑,宋朝的龙泉窑、官窑、汝窑、耀州窑等,都属于青瓷系统。

  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青瓷,北京、西安、南京等地都出土过原始青瓷的残片。经过专业人员的测试和鉴定,这些残片已经具备了瓷器的特征,但是它们跟后来的成熟青瓷却又不完全一样,因为胎料中杂质较多,釉色不够稳定,所以被称为原始青瓷。

  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全国各地烧制青瓷的瓷窑大大增加了,种类繁多,而且南方和北方烧制出的青瓷各具特色。南方烧制的青瓷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而北方烧制的青瓷胎体厚重,釉面有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这件青瓷莲花尊正是中国北朝时期北方青瓷的代表作品。它的器形高大,气魄雄伟,装饰华丽,胎体浑厚,釉色青中泛黄、莹润光亮,工艺精巧细致。

  青瓷莲花尊大约烧制于公元四世纪到六世纪,浮雕莲瓣是莲花尊最主要的造型特征。如果我们俯视莲花尊,就会看到向外伸展的层层莲瓣,宛如一朵正在盛开的莲花,十分美丽、迷人。那么中国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莲花尊这类器物呢?

  北朝为什么会出现莲花尊?


青瓷莲花尊(局部)

  北朝是公元386年至公元581年中国北方王朝的总称,包括了北齐、北魏、北周等数个王朝。鲜卑族拓拔建立了北朝,史称道武帝。

  道武帝在位时,因为他本人非常信奉佛教,所以就大力弘扬佛教文化。北魏时期大兴佛教建筑。比如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都是那个时期开凿的。北魏孝文帝即位以后,施行了许多有效的改革措施,将都城迁到了洛阳,并且在洛阳修建了许多佛教寺院、寺塔,如著名的永宁司、法云寺等,非常宏伟、壮观。

  佛教最早源于印度,而在中国则盛传于洛阳。早在东汉时期,汉明帝就在洛阳修建了白马寺,让天竺的高僧在白马寺翻译佛经。白马寺就成了佛教祖庭,堪称中国的第一古刹。正是因为这样,笃信佛教的孝文帝才把都城迁到了洛阳。而在佛教文化中,都是以莲花作为主要宗教象征的,所以在北朝盛行佛教文化的时期,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许多以莲花作为主题的器物。

  眼前的这个青瓷莲花尊,莲瓣层层盛开,釉色晶莹圆润,造型庄重威严,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北朝时期瓷器烧制水平的高超。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而这个青瓷莲花尊釉色光洁剔透,造型素雅别致,这些都生动地表现出莲花高贵而圣洁的外形与内涵。

  青瓷莲花尊做什么用的?

  那么,青瓷莲花尊是做什么用的呢?

  原来,莲花尊除了是佛教文化孕育出的产物外,它的用途还有另外一层含义。

  因为现存的莲花尊大多是处于墓葬之中,所以专家认定,它们是带有宗教意义的随葬品。

  青瓷莲花尊是替代死者灵魂的寄托物,而且加入了浓郁的佛教色彩。人们相信莲花尊能超度死者的亡魂,使灵魂免受轮回之苦。所以莲花尊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在佛教文化和灵魂寄托物的双重内涵渲染下,莲花尊在北朝时期非常流行。许多达官贵人死后,在墓葬中都会放置一个莲花尊,以此来超度墓葬主人的灵魂,使他避免死后受到轮回之苦。

  这件青瓷莲花尊出土于河北景县的封氏墓群,它以莲花作为装饰主题,器形高大,气魄雄伟,装饰华丽,胎体浑厚,釉色晶莹,工艺细致。无论是在釉色和造型上,还是在佛教文化和超度灵魂双重内涵的影响下,都体现出了青瓷莲花尊独有的艺术魅力,是北朝青瓷中集大成的杰作,堪称“青瓷之王”。


责编:韩翰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青瓷之王――青瓷莲花尊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