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英雄名录

精选文章

  • “无名英雄”王超北 “无名英雄”王超北

    王超北(1905~1985年),又名士奇,化名庞智。先辈原住澄城县西河,1900年移住呼家庄。其父王丰轩,经营商业,渐至富有。王超北自幼随父在西安上学。1922年由省一中毕业后,即考入南通医专。但他对学医并无兴趣,故于1923年又转入上海大学,当年便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杨钟健、杨晓初为主要领导的旅京、津、沪上学的陕西青年的政治性社团组织

  • 李井泉,投笔从戎的忠诚战士 李井泉,投笔从戎的忠诚战士

    他参加过南昌起义军、长征,是极少数在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均任职过的将领之一;他在抗日战争期间领导创建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曾长期主政四川和西南,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连任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井泉。1909年,李井泉出生于江西临川唱凯。15岁时,考入江西省立第三师范读书

  • 杨十三:牺牲在抗日前线的“海归博士” 杨十三:牺牲在抗日前线的“海归博士”

      他是中国造纸业的精英,却毁家纾难支援抗战,誓为国家尽全忠,誓为民族尽大孝;他是留美归国的化学博士,却在年近半百投笔从戎,掀起抗日救国洪流;他是教育界知名人士,却义无反顾追随八路军转战太行,直至牺牲在抗日最前线……  他就是抗日民族英雄、我国著名造纸专家、原河北工业大学教授杨十三。  杨十三原名杨彦伦,1916年毕业于直隶省立高等工

  • 孙恩元:积健为雄 抗日救亡 孙恩元:积健为雄 抗日救亡

    孙恩元,字一民,1895年生,辽宁海城人。1917年毕业于奉天两级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28年夏任私立海城同泽中学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北平,9月27日,参与组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为27名委员之一,后担任北平东北中学董事、教务主任,1936年9月任代理校长。抗战期间,在上海海关参加地下抗日工作。1946年任上海海关总税务

  • 许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方领导人 许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方领导人

    许国(1919—1941年),原名许兴昆,山东省宁阳县城关区(现宁阳文庙街道)南许村人。1919年生于贫苦农家。14岁在巩家堂小学读书,16岁考入县城三民小学。1935年一二·九运动发生后,参加青年学生抗日救亡团体。1936年,因家境困窘被迫辍学。1937年10月,参加张子明的地方抗日游击队,成为游击队抗日宣传队骨干,进行形式多样的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1

  • 宋哲元的“歌曲练兵法” 宋哲元的“歌曲练兵法”

    ▲操练中的二十九军官兵抗战全面爆发前,宋哲元率领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驻扎在冀察平津一带。面对日军日益暴露的侵略态势,宋哲元一面不断扩充二十九军的实力,一面加紧训练将士。早在西北军时期,冯玉祥在组织士兵训练时,曾针对当时新兵以青年农民为主力、文化水平低的现实,采用歌唱之易于感人与记诵的方法来普及军事知识和其他知识。冯玉祥特别

  • 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 一代抗日名将戴安澜

    戴安澜(1904~1942),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戴安澜于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1923年考入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安徽公学高中部学习。1924年,见国家处在危难之中,决心投笔从戎,为表达自己镇狂飚于原野、挽巨澜于既倒,振兴中华的壮志,特意改名为安澜。

  • 抗战,有这样一位“提灯天使” 抗战,有这样一位“提灯天使”

    ▲林可胜。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供图▲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园内的纪念碑。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惊亚摄他是中国现代医学的推手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教育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有一栋可胜大楼,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贵阳城郊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则见证了他的另一个身份:中国红十字会历史上杰出的领导人,伟大的人道主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