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中国历史 > 西夏历史 > 西夏:一个神秘的王朝

西夏:一个神秘的王朝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除了被黄沙掩埋的楼兰、高昌之外还曾有过一个辉煌的王朝:西夏。西夏是由崇尚白色、尚武善战、极具神秘色彩的党项羌族建立的政权。这个像风一样消失了的民族充满了神秘色彩:这个民族创造了神秘的大夏帝国,书写了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公元1227年西夏被蒙古人所灭后西夏王朝以及建立这个王朝的党项民族就几乎再没任何历史记载了。元朝修史给宋、辽、金三国都编纂了纪传体正史,而唯独没给与宋、辽、金鼎立对峙近两个世纪的西夏编纂正史。

关于西夏王朝的历史大多见于宋、辽、金三国正史中涉及西夏的部分(《辽史·西夏外纪》一卷、《宋史·夏国传》二卷、《金史·夏国传》一卷)。元朝人这种做法使得西夏丰富的珍贵文献随着帝国的灭亡而彻底湮没,因此给后世研究西夏史带来了极大的困扰。随着近代以来黑水城等西夏遗址的发掘使大量西夏文献得以被发现和解读。这才使西夏王朝神秘的面纱被逐渐揭开。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羌族是我国古代广泛分布于西部地区的诸多羌族部落之一。党项羌的发源地据历史记载应当是在如今的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

 

汉代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关中一带。到了唐代羌族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东至松州(今四川省松潘县北),西接叶护(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南杂春桑、迷桑(今青海省北部)”方圆三千里的区域。党项羌按不同的姓氏组合成大小不同数目众多的部落:各部落无君长、无法令。这些不相统一的部落其实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当时最强大的是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八大部落。隋开皇五年(公元584年)党项拓跋部向隋文帝提出了在旭州(今甘肃庆阳境内)定居的请求。

 

隋文帝杨坚授予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宁丛“大将军”称号。这是党项人第一次被中原王朝授予大将军称号。拓跋宁丛从此率领他的族人千余家归化定居在旭州。可平静的生活没能掩盖住党项人的野性:开皇十六年(596年)党项进攻会州(今甘肃靖远县东北地区)。隋朝镇压了这次党项人的叛乱后开始在当地设置郡县加强管理。贞观三年(629年)党项首领之一细封布赖归附唐朝。唐朝在细封部的领地设轨州(今四川松潘境内):细封布赖被任命为轨州刺史。此后唐朝又对其他党项部落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

 

截至贞观五年(631年)党项部落在唐朝的政治诱逼和军事压力下纷纷内附:唐朝派太仆寺丞李世南开河曲地为六十州安置三十多万内附的党项族人。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朝派大将李靖讨伐吐谷浑。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和吐谷浑王室有姻亲关系,因此出兵助吐谷浑抵抗唐军。唐廓州(今青海化隆县西)刺史久且洛生派人劝降拓跋赤辞。拓跋赤辞却对唐朝使者说:“我受吐谷浑主亲戚之恩,腹心相寄,生死不二,不知其他。你速离去,免得玷污了我的刀”。

 

久且洛生得到使者回复后就率领精骑击破了拓跋赤辞的后方基地肃远山。唐太宗李世民并没因此战的胜利下令乘胜前进,而是趁机令岷州(今甘肃岷县)都督李道彦对拓跋赤辞进行劝降。拓跋赤辞的从子拓跋思头背着他答应归附,拓跋赤辞的部属拓跋细豆也率部归降。眼见众叛亲离的拓跋赤辞也只得归附唐朝。唐朝在拓跋赤辞的领地设懿、嵯、麟、可等32州。拓跋赤辞被任命为西戎州都督(受松州都督府节制)。从拓跋赤辞起党项拓跋部历代首领均被唐朝赐以国姓“李”。

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江河日下,日渐强大的吐蕃趁机侵犯唐朝边境。在吐蕃的威胁下包括拓跋部在内的一些党项部落再度迁居灵、盐、庆、银、夏、延等州。这一支党项人在后世史书在被称为平夏部。中和元年(881年)平夏部首领、宥州刺史拓跋思恭率兵帮助唐朝镇压黄巢起义立下战功。战后唐朝为表彰拓跋思恭的功劳就升任他为管辖夏(今陕西横山)、绥(今陕西绥德)、银(在今陕西绥德西北)、宥(在今内蒙古)四州的定难军节度使。五代十国时期定难军节度使实际上已发展成一个地方割据政权。

 

定难军节度使和同一时期的其他军阀并无二致:他们承认中原政权的宗主权,但绝不肯放弃自己的地盘。定难军节度使统治中心夏州城就是十六国时期的夏国君主赫连勃勃所建的统万城。公元933年后唐出兵攻打定难军,却在统万城的坚固城防下大败亏输。从此夏州政权更加轻视朝廷。夏州政权虽未公开称帝称王,可实际上已成为朝廷无法控制的割据政权。这种状况从唐末五代时期一直延续到北宋初期。直到公元982年情况出现了一些变化:夏州政权首领李继捧被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搞得焦头烂额。

 

在这种形势下李继捧想出了归顺朝廷的主意:他是指望归顺以后朝廷能封他一个世袭刺史。这样他既能继续实际统治自己的地盘,又能借朝廷的权威压制家族内部的反对派。然而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拒绝内附:他逃往夏州东北三百多里的地斤泽(在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和宋朝对抗。这时的宋朝正全力应对契丹的威胁,所以根本不愿再与李继迁爆发冲突。公元991年宋朝赐李继迁姓名为赵保吉,同时任命他为银州观察使。6年后李继迁又被升任夏州刺史、定难军节度使。

宋朝此举实际上相当于默认了党项人对夏州的实际统治。李继迁在恢复了夏州政权昔日统治的领地以后又把兴趣转到了夏州以西的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当时夏州已受到流沙的威胁:大风扬起时堆起的沙有时都高到城垛子边上了。相比之下灵州的条件要比已处于沙漠中的夏州好得多:地处黄河边的灵州水深土厚、草木茂盛,因此成为了一块农牧皆宜的风水宝地。公元1002年李继迁攻下灵州后将其改名为西平府。两年后李继迁在与吐蕃部落的战斗中身亡,其子李德明承袭了李继迁的官职爵位。

 

李德明此人在史书在的形象是“深沉有气度且多权谋”。李德明在位期间向宋、辽两国同时表示恭顺姿态,从而得以腾出手来专心向西部地区扩张。从公元1008年起李德明不断用兵:相继剪除回鹘人控制的甘州、瓜州、沙州以及吐蕃人控制的凉州。至此李德明“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精兵”:获得了大片土地和丰富的农牧产资源的同时还得以控制连接东西方的重要商路。李德明去世时其势力范围已扩展至玉门关及整个河西走廊。公元1032年李德明去世后其子李元昊继位。

 

自觉羽翼丰满的李元昊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改变自己的姓名。李元昊的家族本来姓拓跋,李和赵是唐朝和宋朝皇帝对党项拓跋部的赐姓。在当时宋朝人的记录中都是管元昊叫赵元昊。元昊并不喜欢自己的汉语名字,所以就给自己取了一个党项风格的名字:嵬名曩霄。元昊就是要通过此举表明自己从不想真正臣服于中原王朝,所以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文化上他都要保持与中原王朝不同的风格。元昊在世时从不会在人前自称李元昊、赵元昊。不过他自己取的“嵬名曩霄”这个名字太过生僻,所以后世史书中仍习惯性称他为李元昊。

 

李元昊在给自己改名字的同时又开始创建年号。党项政权尽管已成为实质上的割据政权,但在名义上毕竟还是宋朝的藩属,所以直到李德明在位时期党项政权一直使用北宋年号。李元昊继位后以北宋的“明道”年号与自己父亲的名讳德明冲突为由在党项政权辖区改用“显道”年号。李元昊继位后的第二年又改年号为开运,结果有人指出此乃石晋灭亡之时的年号,所以又改年号为广运。从此李元昊彻底抛弃宋朝年号开始使用自己的年号。大庆元年(公元1036年)李元昊又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党项文字。

 

党项文字以汉字的间架结构为基础,但却是一种不同于汉字的文字。如今我们看到党项文的第一感觉就是像汉字一样的方块结构,可仔细一瞧发现原来一个字都不认识。文字的创制是民族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李元昊之所以要创制党项文字就是为了表明党项已不再停留在过去那种原始的氏族部落社会状态了,从今以后党项政权要成为与宋、辽并立的文明强盛大国。李元昊上台后通过改名字、改年号、创制文字这三把火实际上已塑造出了一个与宋、辽并立的国家政权基础。

 

当文化上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后李元昊终于要在政治上放大招了。公元1038年10月李元昊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筑台受册公然称帝:定国号为大夏(中原王朝称其为西夏)、定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至此以党项人为核心的西夏王朝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尽管党项政权早已在实质上独立于宋朝,可公然称帝毕竟是狠狠打了宋朝的脸面。李元昊称帝时就做好了与宋朝开战的准备。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兵围延州(今延安),又于三川口设伏歼灭来援宋军。

 

庆历元年(1041年)二月李元昊引诱宋军深入到好水川一线后将其击败,导致宋将任福战死,士卒死伤万余;庆历二年(1042年)九月西夏再次发动定川寨战役,宋军葛怀敏部被全歼,9400人、600余匹战马为西夏俘虏。宋朝连续三年的对夏战争出现了三次惨败的结局:西夏趁机深入宋境六七百里。庆历四年(1044年)宋朝被迫与西夏议和:宋朝每年给西夏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尽管在名义上这被“岁赐”,比给辽国的“纳”好听点,但实际上说白了就是送给人家的岁币。

 

就在西夏与宋朝议和的1044年又和辽国爆发了大规模冲突。西夏在与辽国的战争中一开始被强大的辽军追着打,李元昊索性不断撤退以实现诱敌深入的目标。当辽军因深入西夏腹地而补给乏力时李元昊利用自己本土作战的地利优势发起偷袭。西夏立国后先后战胜了实力强于自己的宋、辽两国。从此以后西夏实际上已与宋、辽呈三足鼎立之势。鼎盛时期的西夏疆域包括今天宁夏大部和甘肃、陕西、青海、新疆、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共计两万多平方公里的地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西夏:一个神秘的王朝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