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抗日战争 > 日寇暴行 > 日伪时期的奉天陆军监狱

日伪时期的奉天陆军监狱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奉天陆军监狱,在辽宁省和沈阳市的档案里,没有一点资料,甚至连这个监狱的名字也查不到,这成为监狱史研究中的一个谜团。据1948年11月接管该监狱的原沈阳军管区几个老同志回忆,他们当时听原办事员讲,1945年6、7月间,日本人感到末日即将来临,便销毁了大量有关奉天陆军监狱的档案、文件、审讯录、照片等,一些较为重要的资料也全部运往日本国内。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曾访问过原东北军的老军官,提审过在陆军监狱当过日本翻译和特务等在押人员。从他们的供词中,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些陆军监狱的情况。八十年代我们又访问了当时在监狱工作过的勤杂人员。同时,在一些媒体报道和史志中,也找到一些相关的蛛丝马迹。通过对这些零散片断的史料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整合,最后对奉天陆军监狱的沿革和当时的情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奉天陆军监狱的历史沿革

据原东北军沈阳城防警卫团长吴浩然回忆:奉天陆军监狱始建于1925年末。当时张作霖下令将沈阳大南门外的草料场(今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二段发展里9号)搬迁到大北门外,在草料场原址建起约十万平米的“军人监狱”,既后来的奉天陆军监狱。该监狱坐北朝南,四周是两米多高的灰砖高墙,监狱院内建有3栋带外走廊的二层灰色大楼(监舍),楼后是伙房、库房、医务所、洗衣房以及一个很大的军人训练场地;监狱办公室和警卫室均在大墙外。到了日伪时期,日本人还修建了一条与墙外接见室相连的地下通道,重要的政治犯都是通过这条暗道押入院内的。

张作霖建立这座“军人监狱”的目的是什么呢?

原来,1922年和1924年两次“直奉战争”后,几十万大军从关内撤回东北,其中有些军人认为自己有战功,在辽西一带沿途骚扰百姓、勒索商户,有些闹得较凶的官兵被军法处判了徒刑,大部分被关押在锦州、黑山、抚顺等几个地方监狱。因为这些官兵久经沙场,加上有些人是土匪出身的兵痞,经常在监狱中闹事,狱警也无法看管,因此张作霖决定将军纪犯都集中起来,建立“军人监狱”,由宪兵严格看押管教。

1928年12月张学良主政东北后,狠抓军纪管理,曾在“军人监狱”办了两期矫正军纪的训练班,主要是针对那些轻微贪污、克扣军饷、勒索百姓、战场失职、严重打骂士兵、聚众赌博等尚不构成犯罪的排级以上军官,每期6个月,期间不准回家,每天由宪兵团派人严格军训。

日伪时期,日本人将“军人监狱”变成了血腥的杀人魔窟。据曾在奉天陆军监狱当翻译的杜立中和日本宪兵补(特务)胡江的供词提供,该监狱正常可关押千人左右,监狱的管理层从监狱长、课长到看守长,都是由日本人担任,中国人只能担任翻译、办事员、一般看守、医生、勤杂工等不掌握实权的职务。

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苏军接管了奉天陆军监狱,用来关押一般的日本战俘。1946年春,国民党军占领沈阳后,监狱由东北保安长官司令部军法处管理,用来关押解放军战俘和从解放区抓捕来的区委和农会的干部。1948年春,监狱开始关押军纪犯人。解放前夕,监狱清理了全部犯人,只有国民党军一个宪兵排看守。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这座监狱由沈阳市军管会接收,初期关押国民党战俘,到1949年10月1日前战俘大部被遣返回家,只有200余名校级军官留下继续接受审查,到1952年也陆续做了处理和安置。1953年到1956年,陆军监狱空闲。从1956年夏天起,监狱交由沈阳市民政局接管并被改造,拆除部分建筑,又新建两栋楼作为民事收容所。2002年起这里改为沈阳市民事救助站至今。

日伪时期残害中国人的魔窟

1931年11月至1933年冬,奉天陆军监狱被日本人主要用来关押被俘的东北军士兵、公安队以及部分警察,共有千余人。日本人每天对他们进行军训,宣传“王道乐土”、“大东亚共荣圈”的奴化思想。训练完毕后,他们一部分被编入伪靖安军,一少部分编入伪满警察,还有一些年龄较大、文化较低的被遣散回家。

1934年5月6日,沈阳日本宪兵团到清原县逮捕了共青团特支书记张映辉等5人,并于当天送往陆军监狱关押,这是该监狱开始正式关押政治犯。5月中旬,中共哈尔滨党的组织遭到破坏,约有25人被押到这所监狱。同年6月3日至9月28日,辽南义勇军著名领导人邓铁梅和妻子张玉姝,以及十几名邓铁梅义勇军骨干被关押在此。邓铁梅的部下关押不到一个月即被日本人杀害。9月28日夜,日本人决定杀害邓铁梅,遂派一看守给邓送了一杯茶水,邓喝完后10分钟就在监舍毒发身亡,年仅43岁,《八一宣言》称他是“为国捐躯的英雄”。9月30日,当时的《大同日报》报道称:“邓铁梅……匪首于本月28日5点30分,于军法处住居内,染患急性肺炎,当即毙命……”不久,张玉姝也被日本宪兵活埋在浑河北岸。

1936年11月,安东(今丹东)发生了“安东教师救国会惨案”。此案涉及安东省教育厅、安东县教育局、教育会以及凤城、桓仁、本溪等县的许多教师和知识分子,人数多达380余人。除在各地被日本宪兵折磨致死的,其余“涉案人员”后全部关押在奉天陆军监狱,一年时间里先后被杀害达160人之多,其余80多人被判刑后转往抚顺监狱看押。

1937年10月2月,因叛徒苏振久告密,中共抚顺特支书记张佐汉、纪儒林等被日本宪兵逮捕,后关押到奉天陆军监狱。在狱中,他们坚贞不屈受尽折磨,于12月3日惨遭敌人杀害。

到上世纪四十年代,陆续从北满押来多批“思想犯”和抗联地工也被关押于此。

日伪统治时期的陆军监狱,日本法西斯分子在此残杀中国人,不仅采用砍头、枪决、绞刑、活埋等传统手法,而且还采取机械杀人的方式。1934年春,日本人在奉天陆军监狱西北角建了一座十几平米的房子,四周都是电网,平日里戒备森严,里面放的就是用来杀害爱国志士的杀人机器。在这里,日本宪兵将要杀害的“政治犯”扒光衣服,推进机器,一按电钮,里面的滚刀开始转动,将人切成几段,绞肉机将这些“肉段”绞成肉馅儿,用水冲到一个大铁箱子里。然后,“肉馅”被送到日军的“狼狗圈”喂狼狗。

我们在1988年曾访问过一位姓赵的七旬老者,他当年在陆军监狱赶大车,年龄只有20岁。据他回忆,陆军监狱西北大墙有个小角门平常不开,“绞人”时就叫他赶平板儿车在门外等着。每绞完一个人,日本宪兵就抬出来一个铁箱子,里面全是碎肉,血淋淋的。他每次拉5箱(5个人)送到大北边门外的“狼狗圈”去。到那里后,由日本兵抬下来,往铁箱里撒些盐和面粉,和成团喂狼狗。

所谓“狼狗圈”,其实是1933年4月日本关东军密令奉天省铁路警护军,在沈阳大东区大北边门外(今盘山二里1号)建立的铁路警护队第一警备犬训练所,俗称“狼狗圈”。该训练所占地一万平方米,平日里大门紧锁,电网重重,把守的日本士兵个个荷枪实弹。院内狗舍约有500余间,共驯养狼狗200余条。奉天陆军监狱与该所是供应人犯的关系单位,“狼狗圈”训练狼狗用的“靶子”——政治犯,由奉天陆军监狱提供。日本人常常将政治犯直接扔到狼狗圈中,让狼狗任意撕咬,最后这些“靶子”被咬得血肉模糊而死,其血淋淋的场面令人发指。

1935年秋的一天,奉天造兵所(今沈阳黎明飞机制造公司)一个叫王佩武的18岁徒工,因操作事故将日本监工弄伤,被厂保安送到日本宪兵队。当时,正赶上“狼狗圈”向奉天陆军监狱要“靶子”,因为只有9个政治犯,所以就将王佩武凑数送到了“狼狗圈”。经过一番“血战”,其他9个人先后都被狼狗咬死了,最后只剩下王佩武一个。日本人把他推进圈内,看见凶猛异常的狼狗,他一下子就晕倒了。当时已经天黑,狼狗也已经吃饱了,所以没再吃他。日本兵在打扫狼狗圈时把他当成了死尸,扔到了大沙坑中,他这才九死一生,幸免于难。

“狼狗圈”从1933年成立到1945年八一五光复的十多年间,奉天陆军监狱为它提供了多少“活靶”?这些数字是无从统计的。保守估计,14年间,奉天陆军监狱关押的政治犯数量,大约3000人左右,有近千人被秘密杀害。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日伪时期的奉天陆军监狱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