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研究 > 抗战之前国军的军事备战(三)

抗战之前国军的军事备战(三)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这种可怕的现状,如何同军力强大的日本对抗呢?

  国府早在1931年开始,就致力于这方面的准备工作。

  解决武器装备的方法,无非是自产和外购。

  自产方面国府尽一切力量扩大本国军工实力。可惜一个国家的军工实力和国力,尤其是工业力量是挂钩的,根本无法速成。当时中国基本没有什么工业力量,完全是一个农业国。

  抗战前中国工业水平是很落后的,工业总产值仅有13亿美元,为日本的五分之一。

  全国范围内符合工厂登记法规定的标准即使用机器、雇工30人以上,资本1万元以上工厂仅有4000家,工人总数45万(注意中国有4亿的人口),而日本有10万家,工人300万人(日本当时有9000万人口)。工业差距大,重工业差距更大,中国重工业工厂仅占工厂总数的百分之16,占资本总额只有百分之4,工人总数的百分之7

  中国每年所需的机器,平均有76%依靠进口,车辆船舶83%依靠进口,钢铁95%依靠进口。化学、光学仪器、石油等同兵工方面联系极为密切的领域极为落后,有些则干脆则处于完全空白状态。比如制造水雷的硫酸、硝酸等化工原料的生产技术非常落后,导致产量质量都不高。

  至于制造火炮的特种钢材和制造枪炮壳的铜材以及光学仪器、通讯设备的技术几乎为空白,生产能力也基本为0。也就是因为此在抗战中后期国府基本停止了重炮的制造,而是转而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材料要求不高的迫击炮。但就算是迫击炮,最初炮管也完全是进口的,后期才勉强研发出自己的技术。

  这种悲惨的情况下,也只能尽力而为,能做到多少是多少。

  1932年夏,国府的兵工署与参谋本部先后拟制了《建设新兵工厂计划书》与《兵工厂整理计划草案》。以此为理论依据,国府开始了大规模的整理旧兵工厂;建设新兵工厂;统一全国军队的枪炮制式;创设武器科研机构,培养兵工人才。

  在1936年3月,国府拟定了一项重工业建设计划,预定于三年之内,在中部的湘、鄂、赣等内地建设与国防需要直接相关的重工业和矿业,奠定国家冶金、燃料、化学、机器及电器工业的基础。其中包括建设电气工厂、飞机发动机厂、原动力机厂、工具机厂、造船厂及纺织机厂、电工器材厂、水电厂等的大量工厂。根据国府的估计,实施这个计划,大约需要经费2亿4000元法币,还需要流动资金6000万元,这对于国府来说是天文数字。

  1936年夏,国府从紧巴巴的年度预算中先拨了1000万元,1937年国府又拨款2000万元。除了自筹资金以外,1936年中国与德国签订了中德信用借款合同,德国向中国提供了1亿马克的信用贷款,其中近10%用于购买重工业设备。

  计划本来是1939年完成,可惜1937年抗战就爆发。

  但即使这段短短的时间内,工业方面也有了相当的发展。

  在冶金工业方面已建成的有中央钢铁厂、湖南茶陵铁厂、湖北灵乡铁矿、江西钨铁厂、四川彭县铜矿、湖北大冶、阳新铜矿、中央炼铜厂、重庆临时炼铜厂、湖南水口山铅锌矿、云南锡矿、青海金矿、四川金矿等;

  在燃料工业方面,有江西高坑煤矿、天河煤矿、湖南湘潭煤矿、河南禹县煤矿、四川巴县、达县石油矿等;

  在化学工业方面,有氨气工厂及无水酒精厂等;还有正在修建的中央机器制造厂、湖南湘潭飞机发动机厂、中央电工器材厂、中央无线电机制造厂、中央电瓷制造厂、四川长寿水电厂等等。

  整理旧兵工厂上主要是将国内已有的兵工厂进行扩大重整和改造。

  当时中国一共只有18家兵工厂,是汉阳、上海、金陵、济南、巩县、华阴及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广东兵器厂、成都兵工厂、云南兵工厂、衡阳军械局、上海炼钢厂、开封兵工厂等。这些兵工厂都比较落后,大部分机器还是清末或者民国初年购买的,仅能生产轻武器,基本没有重武器生产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整顿,给这些兵工厂增加了大量新式机器,技术工人,从而大大提高了产量。

  以汉阳兵工厂为例,由于1935至1936年间为火药厂和子弹厂购买了大量新式设备,将汉阳造步枪年产量提高到近6万支,30节式重机枪(仿造美国勃朗宁M1917重机枪,美版马克西姆重机枪)提高到420挺。

  空军方面补充扩大了韶关飞机制造厂、中央杭州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这些厂主要从事飞机的大修和组装。

  海军方面则振兴了江南造船所,到抗战前,该所先后制造了巡洋舰两艘、炮舰四艘、炮艇十艘,改造巡洋舰两艘、炮舰四艘、炮艇五艘。只是这些舰只的性能很差,甚至不如现役的老式军舰,所以根本无法和日本联合舰队对抗。

  国府本来计划从1936年到1940年花费5亿元的巨款,新建十几家新式兵工厂,完全实现武器自产。可以由于抗战仅仅1年以后就爆发,最终新建的兵工厂则有巩县兵工分厂与株洲兵工厂两家。其中巩县兵工厂可以年产中正式步枪5万支,元年式步枪4万支(仿造德式M1904毛瑟步枪),捷克式轻机枪300挺。

  1934年12月国府在击溃盘踞苏区的中共红军以后,认为大局已定,全面制定了军队装备的制式,步枪重机枪全部仿造德国,轻机枪仿造捷克,口径全部为7.92毫米,迫击炮则仿造法国,口径为82毫米,这对于之后的抗战有着重要的意义。

  科研方面主要兴建了一些兵器科研机构,成立军政部兵工专门学校,并派出留学生赴欧学习兵工及材料制造。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回国以后成为解放军的军工骨干!

  这些措施得到的进步是极为明显的。

  1932年兵工署直辖各兵工厂仅能生产步枪4万5000支,机枪600挺,八二迫击炮50门,手榴弹58万枚,子弹3千8000万发。

  而到了1936年年生产能力已经徒增到步枪10万支,机枪1000挺,八二迫击炮500门,手榴弹200万枚,子弹1亿2000万发。

  产品数量基本都翻了一到四倍,也算很不容易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抗战之前国军的军事备战(三)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