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研究 > 抗战密档:代号“麋鼠”,抗战中最沉寂无声的突击队

抗战密档:代号“麋鼠”,抗战中最沉寂无声的突击队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军方为了筹备未来反攻所需,必须要以中国战场为情报基地,广泛收集日军动态与东亚气象、水文资料,故1942年派海军中校梅乐斯(Milton E. Miles)来华,与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商谈合作事宜,次年7月1日成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SACO)展开工作。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美方的合作单位有两个,一个是美海军情报部,二是战略局。由于梅乐斯是美国海军部的代表,在中美所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人们忽视甚至不知道战略局(OSS)这个在战后不久撤销的部门,是中美所的合作单位之一。

  这里面既有美国海军部报复日本心切,企图主导掌控美国在中国的情报资源,故意排挤其他部门的意图,也有军统局长雨农将军代表中国方面于公于私,有意无意的配合。致使美国战略局与海军部在华的工作竞争,海军部胜出。

  从国家战略利益上考虑,中国方面选择合作对象偏向海军部是合理的。毕竟海军是国家经制之军,美国随时可以取消战略局,但不可能取消海军。美国海军所掌握的资源,也是战略局无法比拟的。

  美国战略局对海军部垄断中美合作所在华资源深感不满,打算另起炉灶,与中国方面建立直接的合作单位。戴笠代表中国回应,双方合作务必在中美合作所框架下运作,但可以各分业务。

  在这个背景下,战略局的在中美合作所代表由霍夫曼少校取代,在霍夫曼少校的部署下,战略局在中国战场组织了四个功能组获取情报,分别是情报组、研究分析组、心理战争组和秘密行动组。

  其中,秘密行动组方面在中印缅战区活动的101特遣队非常的有名气。但活动在中国战场第七战区广三行动组,第九战区衡阳行动组等详情,因内容涉及秘密,七十余年来,一直鲜为人所知。

  中国战场,由战略情报局第202特遣队(Detachment 202)负责,该分遣队指挥特种作战行动小组总计有33组,活动范围遍及华北、华中、华南以及印度北部各地,主要的任务便是训练、装备与指挥国军突击队配合正规部队对日军占领区实施反攻作战。

  由于华中与华南两大战场,是日军于民国33年发起“一号作战”功势的重要目标,随后亦为国军于民国34年对沦陷区发动战略大反攻的主要战场,从而使得美军陆战队上尉华特.曼斯菲尔德(Walter R. Mansfield)带领下,活跃于衡阳、长沙与韶关一带,负责支援第九战区作战的“麋鼠小组”(Team Muskrat)在抗战最后一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曼斯菲尔德上尉系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的高材生,因珍珠港事件而加入美军陆战队,随即进入战略情报局位于马里兰州、维吉尼亚州与英国的基地接受敌后作战的相关训练,嗣后空降至南斯拉夫战场上,训练与装备米哈伊洛维奇(Draza Mihailovic)领导的“切特尼克”(Chetnik)游击队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

  在湖南战场上,得到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将军支援的曼斯菲尔德上尉率领“麋鼠小组”的组员,继续从事类似于过去在南斯拉夫战场上的工作,负责装训并指挥隶属于衡湘突击指挥部第三突击总队(3rd Main Guerrilla Group)约八百多名队员,配合陆军第74军军长施中诚将军作战,并且以在湖南活动的日军第11军以及广东活动的第23军为主要攻击目标。

  从民国34年2月至同年5月止,第三突击总队的队员在曼斯菲尔德上尉的指挥下对日军发动了11次突击行动,共击毙或击伤277名敌军、捕获27名日军战俘。同时摧毁敌人两座桥梁、两艘舢板、三门野战火炮、22辆卡车与两座工厂,大力支援了湘西会战战场上的国军正规部队的战斗。

  以下数张照片,皆源自于美国国家档案馆之战略情报局档案,内容以介绍“麋鼠小组”与“Faun小组”在湖南一带活动,训练国军突击队使用美制武器,进而对日军运输车队发动袭击的事迹为主,因其内容可彰显中美军事合作的时代意义,过去在国内从未公开展示过,因此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

  作者:连阳标统

  原名陈重阳,前媒体人,军史学者。华师大口述史协会首席顾问,关爱抗战老兵网审核组负责人。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抗战密档:代号“麋鼠”,抗战中最沉寂无声的突击队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