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抗日战争 > 日寇暴行 > 难忘历史:日军血腥轰炸临淇镇

难忘历史:日军血腥轰炸临淇镇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939年4月4日,农历的二月十五,丧心病狂的日军飞机,在林县临淇庙会上投下炮弹,死伤群众数千人之多。随后的几年,日军在这个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小镇上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罪行。

77年过去了,这段历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在纪念抗战七十周年之际,记者采访了部分临淇镇及周围村庄的亲历者,再现了那段惨不忍睹的血腥历史。日本惨绝人寰的轰炸临淇镇,是临淇的悲剧,也是整个中国人的悲剧。今天我们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中更具有现实的教育意义.今天纪念是为了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今天的反思更是为了我们的清醒,而后奋然前行,珍爱和平,强我中华,这才是我们铭记历史的真谛。

一、记录历史:九旬老人言传声教

张培金老人,1927年10月生于林县五龙镇岭南村,离临淇镇不过三里多路。于1947年参加解放辉县石门战役战争时光荣负伤,后经太行军区司令部参谋部特别批示,转到渔村(八路军后方医院当时设在五龙镇的渔村)医院,囿于当时的医疗条件,造成终身战时七级耳聋,是一名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军人,至今享受着国家民政部特殊的优抚待遇。现已年届九旬的他,曾亲眼目睹了日军在镇上惨绝人寰的轰炸,曾和战友一起粉碎过国民党军队的无数次围攻,所以更加相信党和政府,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小时候大家老是说,日本人轰炸了镇上的土地爷庙会,炸死了上千乡亲,我的很多乡亲也都惨遭不幸。日本兵在轰炸临淇镇的同时,还把其中一个炮弹投在了岭南村,所幸当时正好挂在了侯松林家后院的一个树枝上,才没有造成更多人的伤亡。”张培金老人说,1939年日军轰炸临淇镇时,他才十来岁。打从有记忆开始,他就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后人那段惨痛的历史。

晚年在跟乡亲们聊天的过程中他发现,当年给临淇人民造成痛苦回忆的那场轰炸,如今已很少有人再提起;镇上和周围村庄的很多年轻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活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这样的惨案。

眼看这段历史就要湮灭,张老感觉很痛心。对临淇周边年长一些村民来说,那是一个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痛,多少乡亲死在那场轰炸当中。

二、血腥一幕:临淇庙会突遭轰炸

1939年4月4日(农历二月十五),是临淇镇一年一度的土地爷庙会。

镇子东头的会场上,唱戏的、做买卖的、看热闹的,挨挨挤挤足有上千人。那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经深入华北腹地,但临淇镇因为地处太行深处,还没有受到过战火的侵扰。这里的人们依然像往常一样,过着平静安定的生活。

上午十点左右,三架飞机从西南方向飞来临淇镇上空,盘旋了一刻钟的功夫,就悄然离去,虽然是侦察情况,但兴致颇高的赶会村民并没有丝毫的警惕和想法。

下午三点左右,正是会上人最多的时候。突然,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从头顶传来,人们惊讶地抬头,发现从镇子西南方向飞来三架飞机。

善良的人们还没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飞机就一个俯冲,在会场东南角的阎王殿上投下了第一颗炮弹,阎王殿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原本平静的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大人叫、小孩哭,不辨方向地四处逃散。三架飞机交叉着低空飞行,将不大的会场包围得严严实实,哪里人多就往哪里扔炮弹。

整个会场哀号阵阵、血肉横飞,两个多小时的轰炸,让这里成了血腥的人间地狱,赶会的人们死伤无数……

三、痛苦回忆:躲在墙根下捡回一条命

1939年,张文科21岁,是临淇镇上一家饭店的小伙计。4月4日下午,饭店掌柜的叫他往会场上送饭。他刚干完掌柜交代的活儿,正在会场东头的土地庙前跟人聊天,日军飞机在阎王殿投下了第一颗炸弹。

一声巨响之后,赶会的人们才仿佛明白了点什么,开始哀号着四处逃散,整个会场乱成了一锅粥。

飞机擦着树梢掠过,人们惊恐地抬头,发现其中一架俯冲过来,由于飞机飞的很低,我还看到了飞机翅膀下面血红的太阳旗。于是赶紧往旁边爬了十几米,刚停下,一颗炮弹就在我刚才趴的地方炸开了。顿时,碎砖烂瓦像雨点般的落在身上,几乎把我埋了起来。不过还算我命大,捡了一条命,只有胳膊被飞起的砖块打中,血流了一身。

我趴在墙根下面一动也不敢动,只听见会场方向不断传来沉闷的爆炸声,足足响了有100多声,炮弹扔完之后还用机枪扫射。

四、劫后余生:土地庙救了几百人

在镇里部分居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临淇镇当年的会场。77年过去了,当年的会场,如今早已成了人们商贾云集的集镇,阎王殿盖成了小学,土地庙毁于一场大火,当年的遗迹早已无处找寻。

在现在临淇镇中心小学、原来阎王殿的东围墙前,村民栗荣生告诉记者,当年这里是土坯墙,很多人跑到墙根下躲避,结果被日军飞机用ji枪扫射,躲避的人们全部遇难,死尸摞了好几层。

沿着围墙往北走大约200米,破败的土地庙就隐身在一片民居之中。土地庙正殿在一场大火中被焚毁,只留下两堵山墙左右对峙;配殿和跨院被改建成了民房;拜殿早已破败不堪,里面堆满了居住者的杂物;小小的院子里荒草蔓延……

这座土地庙当时在会场的最西头。轰炸一开始,附近赶会的人们如潮水般往土地庙里挤,三间房大小的土地庙里挤得满满当当。日军飞机当然也发现了这个目标,但奇怪的是,扔下来的炮弹只炸断了庙门前的一棵椿树,其他的都没有爆炸。躲在土地庙里的几百人躲过了一劫……

庙会上的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日军飞机的追逐下,他们辨不清方向地四处乱跑,成了日机的活靶子。

会场中间搭着个“劝教棚”,是劝导人们信教、多做善事的。炮弹一响,“传教士”就大声呼喊叫乡亲们都到棚子里躲避,说这里“有神灵上帝保佑,飞机炸不着”。上百人争先恐后地涌到“劝教棚”下,却给日军飞机提供了一个最明显的靶子。几个炮弹下来,“劝教棚”被炸成了一个大坑,上百人瞬间就这样血肉横飞。

会场最东头是一片卖棉花的场地,日军飞机几轮狂轰滥炸之后,这里燃起了冲天大火。一架日本飞机始终在棉花场上空盘旋,看到有人往外跑就用机枪扫射,不让一个人逃出去。结果,200多人在这里被烧成了焦炭………

五、后记:

从《林县志》上记者了解到,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多次派遣飞机,对林县城及主要集镇狂轰滥炸,12次派日伪军进犯扫荡,林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被日伪军屠杀的干部群众达14291人,烧毁房屋3.3万多间,抢掠财产无数。

在《林县志》上,关于临淇镇庙会遭日军轰炸的事件,记载有“民国28年(1939年)4月,日军飞机3架,从邯郸、安阳县飞入林县,对城关、合涧、东姚、姚村、临淇、任村、横水等集镇轮番轰炸7天”。

据当地村民回忆,在1939年4月4日,日军轰炸临淇镇之前,镇上从来没有来过日本兵。正是这场惨绝人寰的大轰炸,给临淇人民留下了血与火的痛苦回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难忘历史:日军血腥轰炸临淇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