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研究 > 张学良不抵抗原因成谜

张学良不抵抗原因成谜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东北当局和东北军却是群龙无首,不知所措。军政长官张学良时在北平,东北军政委与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主席张作相、辽宁省主席臧式毅和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代行。由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1931年夏以来中日关系日趋紧张的局势下,蒋介石不但不加强东北国防,反而于8月致张学良“铣电”,让张对日本之挑衅不作抵抗。

  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张学良给臧式毅、荣臻发来密电:“查现在日方外交渐趋吃紧。应付一切,亟宜力求稳慎。对于日人无论如何寻事,我方务必万万容忍,不可与之反抗,致酿事端”。由此看来,张学良是执行了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但在1990年张学良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没有提及蒋介石的密电,而说当时的中央政策行政院长孙科,下达过一个指示,内容是“相应处理”,意思是说中央不负责任。这等于张学良承担了不抵抗的责任。

  张学良为什么不进行抵抗呢?张学良解释是判断失误。他认为,判断一件事,“应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想对方环境、处境和利害关系”,因此,“我的判断是,日本那样做,不仅对中国不幸,对日本来说,要受国际上的责备,后果也是不好的”。“日本是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了不抵抗命令”。“假如我真知道日本人要挑起战争,那我当时可能跟日本人要拼的”。

  对于张学良的表白,日本学者认为“考虑到他现今的处境,不得不做如是说”。不管是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命令也好,还是判断失误也好,他推行了不抵抗政策,客观上挫伤了东北军爱国官兵抵御外侮的积极性,致使东北军迅即溃败,将东北的大好河山丢掉。在这个意义上,张学良要承担丢失国土的历史责任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张学良不抵抗原因成谜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