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研究 > 抗日中的参谋、中佐、大佐到底是什么

抗日中的参谋、中佐、大佐到底是什么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日军在平型关战死的最高军官是中佐,而且一下就打死了两个,第二十旅团的新庄淳中佐和第二十一联队的桥本顺正中佐。中佐,就是中校,在日军中指挥一个大队的军官军衔只是少佐(少校),比如十一联队的三个大队长,就都是少佐。中佐属于中高级军官。一下打死两个,如果日军投入部队只有六十人,那应该就不是辎重部队,而是贵宾部队了。

  日本新闻对于新庄中佐战死的报道

  日本陆军辎重部队

  这两个人的身份也很有意思。

  首先,桥本顺正的“参谋”身份,在中国人眼里属于那种可有可无的次要幕僚,所以并不觉得打死一个日军“参谋”有多高的价值。实际上,这是中日两军“参谋”职务不同造成的错误理解。中国军队中,参谋是连级军官,中尉而已,责任也是补缺拾遗,跑腿辅助,所以,有“参谋不带长,放屁都不响”的说法。

  而日军中,“参谋”是非常重要的职务,在指挥主官不在的时候,常常要负责指挥整个部队的作战行动,其在军中的地位极高。比如河本大作,石原莞尔,在关东军中的职务,也不过是“参谋”而已。实际上,日军师团的参谋长,也不过是大佐军衔,只比“参谋”高一级而已。另一个“参谋”的例子是高月保,他在被军统特工击毙于北平的时候,职务就是华北方面军的“参谋”。而这个“参谋”,不但是日军大本营号称“拉脱维亚的樱”的苏联问题权威,是日军制订对华细菌战方略的关键人物,还是贵族院的议员,担任天皇特使“宣慰华北”。日军中的“参谋”可能小看?这种职务,通常是日军培养高级指挥官时给予有前途的军官的过渡。事实上,日军中具有战略思想的高级将领,多半在发迹前最后一个职务就是“参谋”。在战斗中,派一个“参谋”去指挥一个联队长,并不是希奇的事情,因为他属于那种带尚方剑的人物。而这个桥本正顺的履历更显示,如果不是被打死在平型关,此人很可能是一颗日军中的明日之星。桥本是日本陆大毕业生,从1933年到1936年长期担任“朝鲜军北方特务机关本部”(地点在珲春)副机关长,军衔少佐,其顶头上司,就是关东军中著名的老牌殖民专家和野心家 –河野悦次郎大佐。这个特务机关,是镇压东北抗日联军的重要组织,他的对手,就是大名鼎鼎的杨靖宇。桥本在这个任上“功勋卓著”。估计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将其调入第五师团担任师团参谋,也因此他的军衔为情报中佐。在遭到伏击时,桥本的表现,也证明他的军事素养相当出色。

  日军将领的军衔

  这种因为两军军制引发的理解错误,并不仅仅限于“参谋”,在缅甸战役中,被孙立人逼得剖腹自杀的日军将领水上源藏,其职务,是“56师团步兵团长” –一个团长,在中国军队看来实在不是什么高级军官,怎么是少将?实际上,日军中的“步兵团长”,指挥的部队至少一个旅团。。。

  也正因为日军将桥本顺正视为有前途的军官,所以此战之后,对桥本的死多有惋惜之词,桥本最后的风头,比同时战死的新庄淳中佐高多了。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抗日中的参谋、中佐、大佐到底是什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