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抗日战争 > 抗战研究 > 抗日战争,日本倾国与战为什么不能灭亡中国?

抗日战争,日本倾国与战为什么不能灭亡中国?

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937年时的日本,并不具备灭亡中国的能力和条件。

  首先,日本对中国的战斗能力和保家卫国勇气缺乏正确的认识。得益于“9.18事件”中国军队的不抵抗政策,使日本认为中国是一盘散沙,即便抵抗其战斗能力也不强。但1937年时的中国,五次反围剿已经结束,马列分子被驱赶到陕北及华北的偏远之地;国民党内部的争斗基本结束。这使得一个民族可以静下心来,地不分南北,人不分东西地对日本侵略军进行作战。更何况,日本该次进攻的是与蒋介石集团利益紧密相关的华北、长江流域等地,国民政府不得不为生存而战(相反,九一八损害的主要是张学良的利益)。

  其次,日本并没有准备好全面对华作战。日本灭亡中国,起码要一次性的投入300万作战部队,但日本人口只有5000万,大量的精壮劳动力上战场,必然造成经济和军工生产的萧条。在认为中国人抵抗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抗日战争初期的1937年7约到武汉会战结束的1938年10月,日本投入中国战场的部队估计只有100万人,兵力的不足使得日本人在战线太长后,无力发动持续进攻。日本人战争准备不足的几个例子是,武汉会战时日本军队最多只拼揍起35万人,而历时4个月的武汉会战,不但耗光了日本的国家储备,甚至连学校学生的训练武器都被收缴而运往中国战场,足可见其窘境。

  其三,日本的岛国国情决定其海陆并重的悲惨命运。日本是一个岛国,对外战争首先要发展海军,没有海军的运输和保家卫国,日本在外抢占再多的殖民地都会得而复失。但对中国这样的大陆国家作战,日本又必须强化陆军和空军。由于日本本身资源有限,在强大海军的同时,只能对陆军发展进行限制。所以日本的陆军,无论坦克还是火炮,根本无法与欧美国家媲美,和德国更是相差几个档次,日本只能对武器更差的中国以大欺小,但随着战争进入大陆腹地和山地丘陵地区,日本军队的优势并不明显,同时苏联美国的军事援助,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武器战斗力。

  其四,日本谨小慎微的民族个性也为其带来了悲剧。从抗日战争开始到结束,日本有一只精锐部队一直没有派上用场,那就是最多时有百万之众的关东军。日本在诺门坎之战后,一直害怕苏联这个纸老虎,即便是1942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日本关东军也不敢在苏联背后猛插一刀。既然不敢对苏联作战,那就把他派往重庆战场也是可以的,但关东军却一直不离东北半步。如果当时日本将关东派往重庆战场,中国就岌岌可危。

  其五,日本与苏联为敌是战略错误。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是世界上孤独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日本这样的主流强国,苏联是愿意与其结交的。但日本不但与德国、意大利等签订反苏同盟;还经常挑动战争和大规模边境部署相威胁,尽管日本和苏联签订了和平协定,所以苏联非常反感日本的两面三刀行为,在中日战争爆发后,苏联组建空军航空队,帮助中国对日作战。而退一步说,日本即便是取得了苏联远东地区,也未必获利,因为苏联不但寒冷、偏远,而且战败后会将人口大量向欧洲迁移,日本无法在这一地区殖民和开发。相比之于中国和东南亚,苏联远东简直就是一块硬骨头。

  其六,灭亡中国的进攻战略有错。日本最初是打算自平津、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一线战略包抄中国,仿效当年蒙古灭亡宋朝的战争路线。这条战争路线本身非常危险,因为蒙古灭宋朝时,主要的抵抗军来自四川重庆地区,但战争仍然持续了40年之久,而当时的云南、贵州、广西为少数民族政权,陕西汉中为边境地区,对蒙古军队的抵抗薄弱。而中日战争日军如果走中国西部腹地路线,不但补给困难,不利于发挥其武器优势,而且西南为中国最好战地区,苏联且可能随时从背后偷袭,这是一条非常冒险的不归路,而且这些地区非常贫困,不利于以战养战。但战争才开打不久,中国军队就在山西顽强阻击日本,使得日军进攻缓慢。为解山西苦战之危,中国军队主动在上海江浙地区进攻日军,挑起淞沪会战。其结果是,日本不得不同时在

  华北和华中两面对中国作战。中国军队却可以依托大城市,山地河流对日军节节阻击,消耗其有生力量,以中国广大的地域,换取二战全面爆发后的国际支援的宝贵时间。

  其七,中国军队的顽强作战功不可没。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与日军周旋了15个月之久,打破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台儿庄战役),并在武汉会战中,让日本人彻底的放弃了远征重庆,灭亡中国的企图(日军伤亡过半,达15万以上)。百万日军葬身中国,估计至少有35万人就是在1937-1938年的抗战初期葬身中国的。

  其八,以战养战的破产。1938年后的日本,在面临中华民族的巨大抵抗后,将灭亡中国的企图变成了强盗式的以战养战,只要那里有财富,日本人就会去强占城市,掠夺资源,获得财富,否则战争机器就无法运转。这也就不难理解1941年,当法国在欧洲之败后,日本制造了珍珠港事件。珍珠港事件不但让中国和反法西斯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还获得了物质和信心。伴随着日本抽兵攻取东南亚,抗日战争日本灭亡中国的威胁彻底的解除了,日本在反法西斯联盟的攻击下,失败仅仅只是时间问题。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1937—1941年,全世界与日本这个东方法西斯作战的国家只有中国一国。日本为了拼武汉战役,几乎是将军事院校的教学武器也收集起来,送往中国战场。但伴随着1938年冬天的到来,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了。

  日本显然是低估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民族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美苏的干涉下,抗日战争最危险的1937~1938年很快过去。日本追随德国参加二战,其结果是必然失败。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抗日战争,日本倾国与战为什么不能灭亡中国?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