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人物 > 团结一致 做好中国考古学会的事情――王巍副理事长访谈

团结一致 做好中国考古学会的事情――王巍副理事长访谈

宋江宁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10月27日下午,本站记者采访了考古所所长,新当选的中国考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巍先生,就第五届理事会的相关情况、新一届理事会的思路和举措等进行了访谈。以下是本次访谈实录。
 
    记者:首先恭喜您当选中国考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作为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成员,请问您对本届理事会有何看法?
    王巍:第五届理事会的人数与上一届相比有了较大的增加,人数从80人增加到104人。人员构成整体上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一批60后的学者当选为理事,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另外,从事科技考古的理事有所增加,比如我们所的袁靖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吴小红教授,以及北京科技大学的梅建军教授;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和规划设计的学者也有了新一届的理事成员,如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的陈同滨教授。从陈教授的当选理事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中国考古学也在不断的进行着自身的调整。
    这次换届,一批老理事退出了理事会。他们对中国考古学会乃至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由于年事已高,并且大部分已经退休,很多学者主动表示要让出理事席位给(本省或本部门)更年轻的学者,这种举动体现了先生们极高的境界和觉悟。
    当然,本届理事会也有一些遗憾,如一些市级和大学考古单位的学者没有进入理事会,这一点主要是基于主席团认为理事不宜一下增加太多的考虑。
 
    记者:上一次考古学会是于1999年召开的,时隔九年之后,您认为新一届理事会和代表大会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有何新思路和举措?
    王巍:本次大会既是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也是第11次年会。年会的主题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中国考古学,这个主题是我提议的,得到了上届常务理事会各位老先生的赞同。从效果来看,应该说这次年会开的是很好的。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全国的各个单位会员和广大的个人会员都对这次学术研讨非常重视,踊跃地参加学会的研讨,除了正式代表以外,有20多位学者提交了论文参加研讨。
    第二点是研讨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年代从旧石器一直到宋辽元。涉及的领域除了传统的考古学之外,还有体质人类学、科技考古、古文字、GIS、等等。空间上除了陆地考古之外,还有航空、遥感和水下考古。以上诸方面基本上涵盖了中国考古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第三,通过这次研讨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考古学确实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正象我们的名誉理事长宿白先生在开幕式讲话中提到的那样, “考古学成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诸学科中发展较为显著的学科之一”。我觉得这样的评价是很准确的。
    第五次代表大会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和举措:
    首先是大约有7、8位先生上一届的常务理事这次主动提出不再担任常务理事,被我们推选为名誉理事。这些先生对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是中国考古学界不可或缺的权威学者。他们主动退居二线,使一批中年学者能够加入到常务理事会当中,为常务理事会增加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我认为应该向这些考古前辈致敬。
    另外一点是常务理事会的规模有所扩大,由原来的15人扩展到17人,其中来自地方考古机构的学者由上届的3位增加到本次的5位,相信他们会在学会中发挥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记者:中国考古学会以前的活动专业性很强,近年来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考古开始兴起和日渐繁荣,您觉得学会在这些方面会有什么样的举措或具体的安排?
    王巍:迄今为止,学会的主要活动是以学术性为主,专业性很强,这种特点仍然会在今后长期保持下去。但是随着考古学的发展,我们面临的形势在不断变化,所以研讨的内容会有比较多的扩展,会加入文化遗产保护、公共考古等议题和考古学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同时,公众也会不断的对考古学提出新的需求,考古学会将随时的把这些内容作为研讨的内容。
    为了顺应这种学科发展的形式以及多方面需求的出现,本届理事会决定今后要倡导设置一些专业性的委员会,比如旧石器时代考古、水下考古。在考古学的一些主要研究领域还包括文化遗产保护、公众考古将来都会建立专业委员会。这样一来,专业委员会就可以把一些志趣相投、研究领域相同的学者团结起来,使学会的活动能够向深入发展。本届常务理事会已经通过决议要制定细则,鼓励学者尤其是各位理事要积极促进这些方面的活动。
 
    记者:作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的所长,您对如何与考古学会进行合作或者支持学会的工作方面有什么计划和思路?
    王巍:因为考古学会挂靠在考古所,秘书处也设在我们所,所以我和我的同事们今后会更加积极努力地开展学会的相关工作。在学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积极地做好沟通、联系、组织、协调的工作。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要突出加强的,有几位理事也在理事会上做过类似的建议。
    首先是要积极地开展与国外学术团体的联系和交流,这是学会较为薄弱的方面。
    其次是积极地创造条件吸收港澳台学者加入学会乃至学会理事会,促进海峡两岸考古学界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点是开展各种活动,促进中国考古学的深入发展和广泛普及。
 
    王巍:最后,我还想谈点儿个人的体会。中国考古学发展到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考古学界的团结。我希望能够消除考古学界中老一辈当中曾经存在过的一些矛盾、隔阂和所造成的影响,顾全大局,团结一致向前看,只有全国考古学界的同仁们同心协力才能促使中国考古学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考古学界的团结、协调是决定中国考古学今后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我和我们研究所的同事们有责任在促进全国考古学界的团结这一方面作更多的工作。
 
(责任编辑:高丹)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团结一致 做好中国考古学会的事情――王巍副理事长访谈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