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人物 > 李毓芳:“磁石门”遗址实为上林苑建筑遗址

李毓芳:“磁石门”遗址实为上林苑建筑遗址

本站记者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史载,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刺客荆轲刺杀秦王,图穷匕现。为保安全,秦王愤怒之余采取措施,在前殿垒磁石为门,称磁石门,亦曰“却胡门”,以防行刺者再次入宫。从此,文武百官及各国使臣进见,凡带利器者均被查出而拒之门外。
20世纪80年代初,在陕西西安西郊武警工程学院营区施工时,发现了一处明显的夯土层,质地坚硬,当时推测其为秦阿房宫磁石门遗址。
    武警工程学院营区内的这处遗址是“磁石门”遗址么?通过2007年春的考古勘探和试掘,证实这里并非阿房宫磁石门遗址,而是上林苑建筑。
    200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日前,考古网对回到北京的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进行了访问。
 
    考古网站记者:李老师您好!今年3月阿房宫考古队对西安武警工程学院校园内的传说是阿房宫“磁石门”遗址的进行了考古工作,您可以给我们大致介绍一下此次发掘取得的收获么?
李毓芳:为了彻底搞清武警工程学院校园内的高台遗址的时代、性质和结构布局,阿房宫考古队于3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发掘认定这处遗址在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2000米,为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
    通过对该建筑遗址的细致勘探,我们了解到该遗址是一处南北长、东西窄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分为下部夯土台基和上部宫殿建筑两部分,夯层一般厚5至8厘米。下部夯土台基形状不规则,现存南北最大长度57.5米、东西最大宽度48.3米,自现地表向下,夯土厚3.7米;上部宫殿建筑因建筑物无存,故仅存基址,其形状不规则,现存南北最大长度45米、东西最大宽度26.6米,其高出地表1.5―2.4米。
    通过建筑遗址北部的试掘,从建筑物倒塌堆积中出土了大量建筑材料――板瓦、筒瓦及少量瓦当。其中板瓦均为残片,灰色。板瓦按照纹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瓦表面饰细密交错绳纹、内面为素面;另一种瓦表面饰粗斜绳纹、内面为素面。筒瓦也均为残片,灰色,一种制作粗糙,瓦表面饰细直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泥条盘筑痕迹明显,还有不少瓦内面有数道凸棱;另一种表面饰中粗绳纹、内面为布纹。瓦当残块灰色,当背面没有绳切痕迹,当面可见饰云纹。
考古网站记者:这处遗址如果不是“阿房宫磁石门”遗址,那么它的时代和性质如何呢?
    李毓芳:从该建筑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来看,既有具有战国时期的板瓦、筒瓦出土,又有属于西汉前期的板瓦、筒瓦、瓦当出土,所以这处遗址建筑的时代应为战国时期,而又沿用到了西汉前期。从该建筑遗址的建筑结构来看,它应为一座高台宫殿建筑,而不是一座门址,因为没有门道遗迹。因该建筑处于渭河以南秦国所建的皇家公园――上林苑中,故它应为战国时期秦国上林苑中的一座高台宫殿建筑,编为“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它建筑的时代比秦统一以后秦始皇所修建的阿房宫要早,故它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由于考古工作的这一重要新发现,使我们澄清了长期以来将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作为“阿房宫磁石门”遗址的讹传。
    考古网站记者:请问阿房宫考古队将进行哪些工作?
    李毓芳:现在阿房宫考古队在继续工作,在阿房宫前殿以北到渭河范围内进行调查勘探,下半年将确定阿房宫的北界,最后确定阿房宫的范围,给国人一个满意的答复。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李毓芳:“磁石门”遗址实为上林苑建筑遗址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