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666历史网欢迎您!(66613.net)
首页 > 考古发现 > 考古人物 > 安家瑶:倡建中国国家考古学博物馆

安家瑶:倡建中国国家考古学博物馆

钟永新网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月27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家瑶研究员“两会”前夕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专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嘉宾介绍:

  安家瑶,女,1947年8月出生于北京,原籍山东烟台。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从师于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宿白教授。1982年后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长期从事唐长安城的考古发掘和研究,主持多项重要考古发掘。在中国古代玻璃器研究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成果已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引用。曾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西安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德意志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第欧根尼》(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季刊)国际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等。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贡献津贴。

  著作:《玻璃器史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陕西西安唐长安城圜丘遗址的发掘》,考古,2000年,7期,29―47页。 《唐大明宫含元殿龙尾道形制的探讨》,《新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王仲殊先生八十华诞纪念论文集》,691~706页,科学出版社,2005年。

  “The Art of Glass Along the Silk Road”, China Dawn of a Gold Age, 200―750AD, pp57-66,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2004.(美国)

  “Glass Vessels of the Tang Dynasty and the Five Dynasties Found at Guangzhou”, Glass along the Silk Road, pp177~182, Romisch-Germanischen Zentralmuseums, Band 9, 2010, (德国)

  曾提出的提案:

  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必须再做科学论证

  考古学研究是我国大遗产保护的基础,有必要加大考古勘察与发掘的投入

  国家有必要尽早立项对中国古代都城遗址进行综合研究

  大运河申遗工作中遇到的瓶颈

 
  大运河申遗工作正顺利推进

  记 者:大家好,“两会”前夕很荣幸的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著名考古学家安家瑶老师接受我们的专访。安老师,您好!您在去年两会中提出“大运河申遗保护”的提案,请介绍下这个提案现在的进展情况怎么样?

  安家瑶:我去年的提案是“大运河申遗工作中遇到的瓶颈”,因为大运河申遗工作牵扯到6个省(市)和中央水利、航运好几个部委,在协调上各部门看法有时不一样,比如大运河申遗必须要有河段来参与,但是航运、水利部门就有一些异议,担心影响他们的工作,我的提案经过国务院协调,最后得到顺利解决,现在申遗工作正顺利推进,准备在2013年提交文本,到2014年进入联合国教科文世界遗产中心的大会讨论。

  建立国家考古学博物馆非常必要

  记 者:今年两会,请问安老师准备的提案是什么呢?

  安家瑶:我多年的提案都是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今年的会议是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最后一次,我准备为我的本行考古学领域说几句话。我的提案是“让国家对建立考古学博物馆进行立项”。现在成立国家考古学博物馆非常有必要,时机也到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原因一,考古学在中国已经构建起来

  考古学是一门较晚兴起的学科,19世纪它在欧洲刚刚诞生时,就和进化论等先进科学整个推翻了原来神和上帝造人、上帝创造世界的理论,为建立唯物史观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20年以后,随着辛亥革命胜利,西方很多新兴的思想和学科包括考古学陆续传入中国。从1921年仰韶遗址的发现,1928年李济主持殷墟的发掘,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遗址发现北京猿人,这些考古发现都震惊了世界。经过90多年的发展,考古学在中国已经构建起来。传说中的夏商周经过物证确实存在,而在夏商周之前的新石器、旧石器,就是说人类怎么一步步演进和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都通过考古学得到证实,所以它是一门科学。这几年考古学也不断发展,原来说考古不考三代以下,但现在历史考古学正在兴起,此外对文化遗址保护都需要通过考古来进行。

  原因二,至今没有一座国家考古学博物馆

  我国至今没有一座专门介绍考古的考古学博物馆。现在有很多的博物馆,或以史学或以艺术为主:史学类的以介绍历史进程为主,考古出土的文物只是作为陪衬来说明他们的观点;艺术类的仅仅把历史上最精品的文物摆上去,让人们接受艺术的熏陶。考古学和这两类区别在于它是一门科学,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方法、考古过程、需要通过推理分析和综合研究得出考古结论。目前和考古有关的主要是遗址博物馆,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的半坡遗址博物馆就起到很好的科普作用,我发掘的大明宫丹凤门遗址,现在就相当于建立一个遗址博物馆来保存丹凤门的遗址,这些年不断建立的都是这种类型的博物馆,但都是以保护遗址为主。因为整个考古过程非常复杂,如果要展示和宣传考古学,则需要再建立一个考古学博物馆。另外由于考古出土了大量碎片,很多是不完整的,不能拿到那些史学类、艺术类博物馆展示,若是建立考古学博物馆,就可以展示如何把这些碎片拼合成一个完整实物,展示碎片里面包含着多少当时物质社会的一些信息。

  原因三,历史悠久的古国都建有考古博物馆

  考古博物馆是一种比较新兴的文化场所,历史悠久的古国都建有考古博物馆,希腊是希腊文明的发生地,它的首都雅典就有国家考古博物馆,埃及开罗、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也有国家考古博物馆;意大利建在那不勒斯的宣传罗马文明的博物馆实际上也是国家考古博物馆;其他一些小国如伊朗也有德黑兰国家考古博物馆。日本的历史不长,它的国家级奈良文化财研究所,下面附属有三个博物馆:平城宫博物馆、藤原宫博物馆和飞鸟博物馆,实际上都是对外开放的,和考古学紧密相连的。日本唯一挂有考古学研究所的是奈良县立原考古学研究所,其附属考古学博物馆对宣传考古学的成果和科学理念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台湾虽然那么小,也有3个以考古冠名的博物馆,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前身――“中研院史语所”附属博物馆,里面展示的都是1949年前从大陆运到台湾的,李济主持发掘的殷墟考古的成果。 
  原因四,建立考古学博物馆有助宣传真正的考古学

  现在中国的老百姓对考古学越来越感兴趣,但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发掘和盗墓有什么差别?很多人说不清楚。考古和古物收藏、古物鉴定的概念也有混淆,加上电视节目那么多的“鉴宝”、“寻宝”节目,多数只是宣传古物价值来收藏,完全和考古不沾边。社会上能把很多赝品像金缕玉衣做多少个亿的估价,能把假造的汉代玉凳拍卖成2.2亿,这和考古没有任何关系。考古是一门科学,是可以验证的,但在老百姓的头脑中很多分不明白,所以很有必要有个考古博物馆来宣传什么是考古学,让老百姓也能真正接触到这些东西。

  原因五,考古学博物馆可以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

  最近在国外的中国考古展非常受欢迎,内容都是展示中国的考古学成就,可是老百姓在国内一般看不到这样的展出。2010年“考古中华――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六十年成果展”在全国各地包括北京、广州、海南、陕西、湖南都进行了巡展,参观的人流如潮,得到了非常好的评价,这说明了大众对考古学的认识和成果有很大需求。现在党中央提出文化改革,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建立考古学博物馆对宣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对增加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软实力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凝聚几代考古人多年的心愿

  记 者:那么国家考古学博物馆应该如何去建立?

  安家瑶:这个考古学博物馆是几代考古人多年的心愿,国外的人都觉得你们应该有个考古学博物馆。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美国富翁赛克勒先生就到刚刚成立的社科院,提出要资助捐款建立一个赛克勒考古博物馆。当时我们所主持工作的老所长夏鼐先生认为,我们国家的考古学博物馆应该冠名是自己国家的名字,不能冠名一个美国人的,就拒绝了赛克勒,这说明国外非常承认我们的考古成果,赛克勒先生最后把钱投给了北京大学,建立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还是以艺术为主。夏先生在当时实际上是在等待,等待我国的富强,等待我国有机会能建立起这样一个博物馆。我觉得现在时机到了,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建立有中国气派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也能完成夏先生和我们几代考古人的心愿。

  我们考古研究所有60多年的考古经验积累,有大量的考古精品文物,完全可能依托考古所藏品来建立,在美术馆附近考古所就有一排平房,拆迁以后完全可以建立一个博物馆,所以希望这个提案能得到文化部、发改委、财政部的支持,能得到立项。

  建立具有国家形象的考古学博物馆

  记 者:能否谈下如何看待西安首先发起建立中国考古博物馆?

  安家瑶:这也是我的提案非常着急的原因之一。2月8日中新社报道陕西要建立中国首座考古博物馆。陕西确实是个文物大省,陕西考古研究所是依托我所西安研究室成立的,现在已发展成为考古研究院,有很多珍贵藏品。他们期望建立一个占地15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的考古博物馆,来展示考古的过程、方法、成果、考古人的故事,也希望公众能参与。我听到这个消息,当然是很高兴,为陕西高兴,但是也觉得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有这么多年考古的经历,没有率先成立第一个考古学博物馆非常可惜。中国考古学一共90年,解放前的“中研院史语所”实际上是我们前身,夏鼐先生也是那个所的,实际上等于有80多年的工作成果,但我们没有机会建立第一个考古学博物馆,让陕西抢先,我心里还是有点泛酸,所以希望能够得到立项。陕西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是陕西省文物局局长宣布的,估计至少在陕西省上立项,我们要建的考古学博物馆要争取在国家立项,让文化部、发改委、财政部拨钱,建立一个更大型的具有国家形象的,能展示国家软实力的考古学博物馆,这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提高中国的国家形象都是只有加分没有减分的,但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因为没有纳入“十二五”规划,现在只有做一部分前期工作。

  记 者:好的,期待您倡建国家考古学博物馆立项的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和响应。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家瑶研究员(左)接受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采访。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哲 摄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安家瑶:倡建中国国家考古学博物馆

微信扫码分享